这几年职业教育改革声势很大,很多家长也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例如职教高考改革等等,但是到底职业教育要有哪些政策红利,又有哪些跟自己有切身利益相关,却不太清楚。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遇,借势而起,乘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就业机会,也算是给孩子一个保障。
1职普比大体相当不会动摇,职普分流会持续下去
这一段时间,社会上关于职普分流的话题争论得非常厉害,这一方面说明了职业教育确实是民生工程,关系到千万家庭,大家都非常关心;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群众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是不满意的。因此,有人提出普及高中,有人提出取消中考,甚至有人提出取消中职,在这些言论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深处“教育焦虑”旋涡中的父母。
但是,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是必须为之,而且必须要做好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关系着未来国家的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推动国家前进的核心动力。因此,在国家层面来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就河南省来说,人力资源输出大省,有着让其他省份艳羡的人口红利,但却不是人才强省。目前,河南省劳动适龄人口有5700万,专业技能人才只占劳动力总量的15.8%,其中高技能人才只占10%。这样的数据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没有直观的感觉,我们用中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数据比较就明白了。在中等发达国家,中级工占40%,高技能人才占30%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坐拥宝山而不自知。广东省拥有让人羡慕的人口数量优势,但是并没有将其转化为人才质量支持,需要将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的不是取缔,不是压缩,而是需要稳定发展和持续投入,直至具备大批量高质量人才培育的能力。而要稳定发展,除了资金的稳定,另一个就是生源数量和质量的稳定,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职普分流。而职普分流也会长期持续下去,直至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到,已经能够实现生源自然分流的效果,才会渐渐取消政策引导。
2职业教育,不再只追求规模发展,开始寻求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中招分流政策实施之后,各个学校的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以广东省为例,目前职业院校554所,在校生已经达到了268万,其中中职教育在校生143.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1%。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体量。但是,与这样庞大的人才储量不相匹配的,却是层级结构不尽合理,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的办学问题。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小、弱、散、空的问题,进入国家“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仅6所,职业本科才刚刚起步,仅有河南科技职业大学1所学校,在校生不足1万人,每年针对中职升学发布的本科招生计划的院校也就十几家,招收人数也就在4000名左右,这与庞大的中职升学需求是严重不符的。
因此,政府部门意识到了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破冰之旅,将有一系列行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特意列出几项重点内容。
1.达标工程
全面核查中职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中职标准化建设工程,2025年所有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
2.高水平学校
通过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校园土地置换等措施,重点建设70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3.高职扩容
十四五末,要增加高职教育学位24万个,增设高职院校50所左右。
4.高职提质
重点打造30所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达到10所。
5.职教本科稳步发展
建设5所职业本科院校和5所应用技术型本科学校,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开设职业本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点达到300个。
6.职教高考
2023年开始,职教高考改革开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考试招生分开,职教本科招生规模达到高职教育的10%以上。
对于一直关注职业教育的家长来说,这样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就是一套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正切中职业教育不同办学层次面临中的“痛症”。这样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下来,我们的职业教育是值得期待的。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入深水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也是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职业”属性。职业教育的就业、升学都离不开校企合作,只有扎根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旦远离甚至放弃了企业的参与,那就是无根浮萍,很难有实质的质量发展。
对于多数职业学校来说,往往都更擅长“学校”,而非“职业”。但是职业教育要发展,要有特色,那就必须必须要进行自我革命,强化职业属性。而企业天然具有职业属性,且具有职业优势,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种天然的互补增益的办学模式。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合作,共赢发展。
在校企合作这方面,政府一直鼓励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真正围绕企业需求,探索互利共赢的办学模式。未来要通过深入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和实训基地,重点建设10个独立法人自个的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产业学院,750个省级示范专业点,100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00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500个区域性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实现产业链上建专业,生产线上建课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性。
以人力资源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终将会被专业化的产教融合所取代,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职教高考改革之后,中职的基础教育功能会越来越强烈,高职的就业功能则越来越突出,中职打基础,高职重就业的职业教育贯通衔接培养模式会渐渐成为主流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校企合作,中职需要校企合作,让学生的基础更适合就业和升学实际需要;高职需要校企合作,让学生所学更为实际,实现定向就业,优质就业。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的指中职,也不是单纯的指高职,而是中高职职教体系的高质量培养,通过企业的衔接作用,实现中高职的教育教学衔接,这是未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对于家长们来说,了解了这么多的职教政策,您对职业教育应该有了更强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更来自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坚定决心。未来几年一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红利期。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正好能赶上这个时期,那就一定要紧紧把握住这个机遇,给孩子谋个好未来。
职业教育,未来不得了。
- 职教质量提升方法
- 职业教育的定义与现状
- 生源是中职发展障碍的根源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