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

匠心筑梦: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实践与时代担当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宏大叙事中,职业教育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教育明珠,三十余年来始终秉持”厚德精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为辽沈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成为沈阳职业教育领域一张亮丽的名片。

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8年,正值中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这里曾是共和国工业长子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深厚的工业文化积淀。建校之初,学校仅有三个专业、两百余名学生,但创业者们怀揣着”教育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信念,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善专业体系、雄厚师资力量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超过三千人,累计为社会输送技术人才两万余名,见证了沈阳职业教育的崛起与蜕变。

在专业建设方面,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布局。学校紧密对接辽宁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产业领域,构建了”智能制造类专业群”、”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现代服务类专业群”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两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更是东北地区中职院校中最早开设的同类专业之一。学校与沈阳机床集团、新松机器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了12门校企合作课程,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办学思路,确保了学生所学即所用,毕业即就业。

教学改革是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三阶递进、四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职业认知、技能提升和岗位实战三个阶段,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职业与人生的有机融合。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建成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18个专业实训室,实训设备总值超过400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开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惠及全国数十所职业院校学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

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通”的方式,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15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75%,有12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学校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同时,从合作企业聘请了38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将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带入课堂。机电专业带头人李老师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带领学生研发的”智能分拣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体现了新华教师”既会上课,又能干活”的独特优势。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内核。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将工业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形成了”精工铸就品质,匠心成就人生”的特色文化。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设计制作的机械作品;走廊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激励着后来者;实训车间内,”毫米之争”的标语提醒着质量的重要性。学校每年举办”技能文化节”,开展”寻找身边小工匠”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精神的熏陶。这种文化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以”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很多学生毕业后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018届数控专业毕业生王同学,仅用三年时间就从普通操作工晋升为车间主任,他常说:”在新华养成的严谨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我快速成长的秘诀。”

校企合作是新华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校与区域内5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机制。特别是与沈阳鼓风机集团合作建立的”厂中校”,实现了”教室与车间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近三年来,校企共同开发了7种新型实训设备,完成了14项技术革新项目,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2022年,学校校企合作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典型案例,成为东北地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典范。

在就业创业方面,新华职业技术学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学校构建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5%,远超全国中职院校平均水平。更令人瞩目的是,学校培养了126名创业典型,他们创办的企业年总产值超过3亿元。学校建立的”创新创业工作室”累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7个,其中”智能家居安装服务”项目年营业额已突破千万元。学校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就业帮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建立”一生一策”就业档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这种”就业有保障、创业有支持、发展有空间”的就业工作格局,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让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庄严承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变革。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职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标准。同时,作为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校大力推进书证融通改革,让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学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新增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校长在谈到未来发展时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为新时代东北振兴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从跟跑、并跑到在某些领域领跑,学校用实实在在的办学成果证明了职业教育同样能够成就精彩人生。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在这里,技能报国不再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得到了最好诠释。展望未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明确和地位提升,新华职业技术学校必将在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绚丽篇章。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沈阳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
文章链接:https://m.jixiao100.com/sysxhzyjsxx.html
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及AI生成,如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