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用技校:匠心筑梦,技能报国
在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有这样一所学校,她以”技能立身,匠心报国”为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她就是广州公用事业技师学院。这所成立于1973年的学校,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初心,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技能人才。从最初的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到如今的技师学院,学校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广州公用技校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匠心传承:技能教育的坚守与创新
广州公用技校始终坚持以”德技双馨”为育人目标,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立了覆盖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体系,形成了以城市公用事业为特色的办学格局。在专业设置上,学校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调整,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大胆创新,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实训体系,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等优质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通过企业实践、技能竞赛、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与突破
广州公用技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与广州地铁、广汽集团、广州建筑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等形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双元制”培养模式,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校园招聘会、就业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
三、面向未来: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广州公用技校积极应对挑战,主动适应变化。学校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标准,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要求,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新增了智能建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改造升级了传统专业,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学校还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发展路径,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校发展定位上,广州公用技校确立了”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辐射全国”的战略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技师学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将继续秉持”匠心育人、技能报国”的办学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而不懈努力。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州公用技校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精彩篇章,为实现制造强国、技能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