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整合、共享精准培训基地87个,培训2.19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453人;各职业院校与大型企业签订订单培养99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3195人;组织初中学生到职业院校参观、学习、体验、培训13.58万人次……在甘肃省平凉市,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脱贫中“大显身手”。
在教育精准扶贫中,职业教育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扶贫方式。全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现场会后,2018年3月,平凉开始探索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先行先试工作,以职业教育为抓手,通过职业院校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推进职普融合、打造通用培训平台等举措,不仅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更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处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帮助学生和老百姓改变观念,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欠发达地区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平凉在探索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中有哪些经验和反思?带着这些问题,初冬季节,记者走上了这片高原。
新专业面临招生冷 职业院校学生从哪来
在平凉机电工程学校工业机器人室,机电系的同学正在通过手持的操作器,指挥机械手臂完成码垛工作。随着工业机器人逐步替代人工完成各类强度、重复率高的工作,搬运类码垛机器人普遍应用在食品、粮食、化工等行业。
“职业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不能说工厂里的生产实践已经迈进明天了,我们学校里的教育还停留在昨天。”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校长王多利说。

近年来,瞄准市场需求,平凉市各大职业学校,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相继拓展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新应用专业。这些专业市场潜力大、就业前景好,但是由于“新”,也容易在招生环节“遇冷”。
以无人机专业为例,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雷志辉介绍道,仅在农林植保领域的从业人员需求量就达到了40万人。但相比传统的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每年供不应求的招生热度,无人机专业曾连两位数的招生计划都难以完成。
如何帮助学生、家长认识了解新专业?提高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平凉市开始了在全市初级中学施行职业技术渗透教育的探索,通过职业技术教育课进课表、组织初中生进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举办校园开放日等举措,帮助学生和家庭提早了解专业,感受职业教育魅力。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初中学校渗透职业教育师资培训1820人次,组织初中学生到职业院校参观、学习、体验和培训13.6万人次。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3D打印,没想到咱们职校就有设备,我们自己动手,就能打印出各种小动物,真神奇!”
“我从小就喜欢鼓捣各种机器,今天来职校一看,这儿有这么多的机械设备,我也打算以后学这个专业”
“每次看到新娘盘好的头发、化的妆,真美,以后来这,我也想学美容化妆”
……
在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实训教室里,来自庄浪第四中学的同学们,正一边参观学习,一边动手实践。
“以前,由于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可、不了解,很多没考上高中的孩子就直接辍学去打工了。”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学校校长袁世武介绍,今年新一届毕业生中,没升学进入普通高中的孩子,都上了职业学校。
“我现在再不愁生源问题了。”雷志辉介绍,如今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规模达到近1万,“办学规模三年内翻了两番”。
目前,平凉市全市中职学校每年招生稳定在1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4万左右,职普比达到4比6。
除了“大水漫灌“的普及式渗透,针对明显厌学、可能辍学的九年级文化学困生,平凉市还推出了“精准”渗透方案——在各职业院校探索试点设立职教预科班,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落实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意愿、家长态度后,吸纳部分学生进入预科班提前学习。
“初级中学渗透职业教育已经成了我们控辍保学和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王多利说道。
区位差、工业弱 校企合作难题如何破解
静宁县靳寺村村民王武,是全村第一批脱贫户。提起这份“骄傲”,王武总会说,这离不开当时在平凉机电工程学校园艺专业读书的女儿王伏帅。
王武上世纪末就开始种植苹果,但是由于品类单一、技术粗放,收益十分有限。
2017年,王伏帅免费进入机电工程学校学习。在她的帮助下,王武的果园管理知识和理念经历了一次更新迭代,苹果种植效益稳步增长。利用所学,王伏帅还给家里建起了反季节油桃、杏种植园,当年家庭收入增加达4万,在村里率先脱贫。
“选中一个学生,培养一项技能,脱贫一个家庭,影响一方农民,致富一个村庄。”近年来,平凉市拓展中职生免试直升高职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全部参加单独测试招生和推免招生。像王伏帅一样,自2017年以来,平凉市12.23万人次中职学生享受了免学费资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25万人次。
拓宽了贫苦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通道,如何解决出口问题?
崔小红是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大金班”学生。这是学校与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人才培训基地,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子女为主,企业为“大金班”学生提供“奖学金”“帮困金”和“教学金”等帮扶资助,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可以理解为这些学生既是职校学生,又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大金空调副总经理沈继红表示,这种订单培养是为学生稳定就业、家庭脱贫提供了保障。
“入学即入职、顶岗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在贫困地区,就业一人就能脱贫一家。近年来,平凉市探索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在中高职院校设立“定向班”“冠名班”,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优先就业、稳定就业。目前,平凉市订单培养学生99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3195人。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城市,平凉有“陇上旱码头”美誉。但是进入近现代,深处西北内陆的平凉,一缺区位优势,二缺工业发展基础。不是梧桐树,如何引凤凰。如何吸引企业与平凉院校开展订单培养合作?
“最初校企合作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很多教师打退堂鼓,你到底能给人家企业带来什么?凭什么让企业出钱出人出设备?”王多利回忆起最初的那段日子,“企业一开始都瞧不上我们,认为只会空讲、观念陈旧、技术落后”。
根据他观察,最后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教学上下的功夫,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的功夫。”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不断改革教学模式,补齐学生专业技能短板,政府加大对职业院校硬软件改造升级投入……“可以说是上下齐心,企业只要愿意来我们学校看一看,就都愿意和我们合作。”王多利说。
截至目前,平凉全市各职业院校签订订单企业77家,包含了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德诺浩(北京)有限公司、吉利公司等省内外企业。
在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天马微电子(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天马学院,企业投资10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投入,实施的订单培养已输送200多名学生实习就业;在平凉机电工程学校,近三年职业教育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业率100%,就业稳定率和就业满意率均超过90%……
资源分散、培训效果不彰 技能培训如何加强
来到距离平凉市100多公里的静宁县,什么景观最具特色?答案是,遍布县城山川河谷里的苹果种植园。
静宁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光照充足,是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之一。县域苹果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是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产业发展,技术人才短缺、苗木繁育滞后、管理粗放、高端市场难以进入等问题也逐步凸显,如何提高老百姓苹果种植的技能和适应,让“小苹果”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苹果”,平凉市将解决的“钥匙”放在了职业学院。
“老师,冬剪时,要咋选要剪的枝条”
“给果园做地膜覆盖有啥用处呀,听说要做高地面,能不能给我讲讲”
“老师,我在我家的果园里发现了红蜘蛛的冬卵,要咋个处理”
……
11月初,在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精准扶贫脱贫通用平台——“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基地”的露天果园,来自附近村庄的果农三三两两地围着学院园艺系教师王博博。
“这是农牧部门组织的一次扶贫技能培训,由我们学校具体承担。”王博博介绍道,相关部门一次性给学校提供了培训经费,学校开放培训基地、提供培训师资,“这次的培训就在果园里进行,果农有啥问题,随时过来就成。”
掌握一技之长,脱贫就有希望。如何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培训项目长效化实体化,确保应培尽培?
以县(区市)为单位,平市以8所职业学校为载体,将以前分散于教育、人社、扶贫、农牧等多部门的培训资源、培训活动整合,成立了87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用培训平台。
“如今各部门再有培训需求,只需定下人数和方向,由我们学校来组织培训师资和课程安排,承担具体培训任务。”雷志辉表示,与以前“各自为阵”式的培训相比,如今的培训质量更高、实效更强,“既帮助我们职业院校实现了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也让老百姓更了解、更认可职业教育。”
平凉机电工程学校通过“学校+基地+产业”的方式,紧密结合建筑、果业两大产业,面向334个行政村,数千名建筑工、数万名果农开展了建筑施工和果树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的培训;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送培训下乡,将致富课堂开进田间地头……..近年来,平凉市各职业院校累计完成各类培训约5万人次,通过精准培训基地培训人次2.19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苦户13453人),让众多农户夯实了脱贫致富根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梁丹 徐越 郑芃生)
作者:梁丹 徐越 郑芃生
本文源自头条号:中国教育新闻网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