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轰鸣,铁屑飞舞,一件件工装工具被精心打磨成型。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加工的工装工具几乎是“免检”的代名词。“每一件产品都是我的标签,不能有任何瑕疵。”眼前的洪家光高高瘦瘦、文质彬彬,说起自己的工作来却底气十足、斩钉截铁。

在业内,车工的自由加工精度达到标准就可称优秀,而洪家光给自己定下更高的标准。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韧劲伴随着洪家光从学徒一步步成长为大国工匠,也见证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不懈追求。
1998年技校毕业后,洪家光来到中国航发黎明,成为一名工人,雄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可是看到自己从事的不是核心产品加工,而是每天与工装工具打交道,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感到了一丝迷茫。
“车间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师傅很快发现了我的思想变化,他们给我做工作,告诉我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有自身价值,不要小看这些工装工具,只有每一件工具都有高质量,才能为航空发动机提供保障。”党员们的耐心开导让洪家光逐渐恢复了干劲。
中国航发黎明是中国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摇篮,造就了一代代不断奋进的航发人,深厚的红色基因、传承的工匠精神不断影响着洪家光。“从1954年成立至今,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在航空发动机这片丰沃的土地上,黎明先后走出了17人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航发人。黎明园区内有几尊劳模塑像,我们经常去瞻仰、献花,感受他们为国家事业而奉献一生的精神。”
身边党员的一言一行更是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多年前,我的几位师傅快要退休了,依然保持本色,把企业当成家一样,带着大家一起干。其中一位师傅孟宪新是一名老党员,那时候他生病,刚做完手术没多久就回来上班,厂里领导劝他回去休息,但他放心不下手里的活,一直待在生产一线。他们不光有高超的技艺,更有务实创新、担当奉献的精神。”
点点滴滴,让洪家光的内心越来越坚定。2006年,他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从此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打磨技艺。从粗加工到半精加工再到精加工,他的标准总是比别人高一级。他还先后拜了十几位师傅,每天跟在他们身边,苦练绝技绝活,形成肌肉记忆,慢慢地,自己也有了过硬技能。
“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能够为这样一份事业而奋斗是我的荣幸。我要像党员师傅们一样,传承他们的精神和技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加工出精品工装工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航发人的重托,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党旗下,他给自己立下誓言。
工装工具都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洪家光来说,解决加工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就像家常便饭。
发动机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承载部件,原有的工装工具加工技术和工艺难以满足新的加工要求,亟需升级。关键时刻,洪家光毅然揽下重任。
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接二连三的打击一度让他深感挫败,但调整好心态,他很快又投入到攻关之中。“工装工具是前端工序,遇到难题,躲不过、绕不过,必须勇于承担。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才能保证后续加工制造环节。”洪家光毫不犹豫地说。
5年多时间,经过不断尝试,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以上,洪家光与团队终于研制出了用于磨削砂轮的金刚石滚轮磨削工具,有效提高了零件加工精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厂里的普通车床升级数控设备,需要在一周的时间内掌握设备操作,这对很多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接到任务,洪家光没有丝毫推脱,着了魔似的一头扎进设备和书本里,连家里都顾不上,总算在一周之内熟练掌握了设备的编程、操作。
“身为一名党员,大家对我寄予了更多期望,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完成。”带着这样的信念,洪家光不断学习钻研、提升自我。为了把产品加工好,不熟悉的专业知识,他从头学起;不掌握材料特性,他就不断摸索。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先后组织完成技术创新200余项,解决生产制造难题500余个,个人获得国家专利8项,团队拥有国家专利30多项,在工装工具制造领域作出了显著贡献。
“正是有了党对我的教诲,师父和工友们对我的帮助,我才能一步步成长起来。”回忆起过往的每一步,洪家光话语里满是感激。
“工匠精神是点亮自己,而党员更需要带动他人。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一个人’变成‘一群人’。”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传授技能技艺,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了本职工作之余洪家光操心最多的事。
新员工培训,他给大家讲党课,从前辈们艰苦创业的历史讲到怎样立足岗位做贡献。他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加工技术经验编写成技能操作书,录制教学视频,组织开展业务提升培训,毫无保留地帮助身边工友解决技术难题,坚定大家干好产品的信心。带徒弟,他要求他们的加工标准至少提升一级,督促他们胆大心细,严格要求的背后是他的一片苦心,“只有敢于挑战,才能有更大提升。”
踏上新征程,洪家光的决心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带动身边的党员和群众积极应对难题和挑战,为创造中国品牌、中国速度做贡献。”2021年,他与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组成的小团队开展党员工程创新项目,利用创新思维和方法,挖掘可用资源,研制出先进工艺装备,实现了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应用。
“现在创新的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说迎来了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更要把握机遇。”他又投入到了新的挑战之中。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