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在全省高校的见证下,接过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以下简称“省分赛”)会旗,大赛的办赛筹备工作全面提速。

2022年7月15日,“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圆满闭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东莞理工学院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举办这个高校届的“双创”盛会,尽情展现了东莞特色,办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统筹协调
2021年11月,学校召开广东省分赛承办工作会议,成洪波强调,必须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大赛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促进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会议还明确了“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赛事目标,要求学校各部门协同配合,推进落实“互联网+”省赛承办工作开展。今年初,学校将“互联网+”省赛承办工作列为2022年学校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将大赛筹备工作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办学治校和改革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入。
为办好赛事,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成洪波、校长马宏伟担任主任,其余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全体参与的筹备委员会,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大赛筹备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各阶段任务。筹委会下设工作专班和11个专项工作组、18个二级学院工作组,全体动员、全力以赴参与到大赛筹备工作中。
大赛还成立专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专班工作汇报,调度工作总体进展,统筹解决困难问题。专班办公室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专班工作研讨,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互联网+”专班工作推进会,建立工作台账,列明任务清单,解决大赛筹备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专班工作重要事项做部署。校领导多次召开督导工作会议,参加筹备委员会工作专班会议,定期听取专班相关负责人对省分赛筹备情况、组织参赛情况的汇报和协调重要事项。
学校领导多次向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办赛情况,得到了大力的支持。省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确定筹备工作方案,指导推进筹备工作。市专门召开协调会,对疫情防控、安全保障、项目转化、宣传发动等工作进行了协调,为大赛的举办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坚持防疫第一 确保办赛安全
在赛事的筹备过程中,学校始终把疫情防控、安全办赛放在第一位,在筹备工作会议上,成洪波书记、马宏伟校长等校领导多次强调,全校上下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相互补位,确保比赛安全、精彩、高效。
临近大赛举办之时,广东省疫情再度反复,东莞塘厦、凤岗、松山湖三个镇街、园区出现病例,我校松山湖校区邻近地区划定高中风险区。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学校防疫办与属地防控指挥部保持密切的沟通,在专家指导下多次修改完善大赛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决赛前期,为保障赛事安全顺利举办,确保评委、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疫情防控最新形势,随时研判情况,及时请示省教育厅,即时联动属地,迅速调整优化办赛方案。
学校组织各部门、各学院教职工专门组建了一支联络员队伍,对接专家评委建立《评委行程轨迹和健康信息台账》,精准排查评委健康及行程,确保每位评委身体健康及行程轨迹无相关涉疫地区旅居史,对评委和所有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人员闭环管理,提供细致的服务和防疫保障。全体参会人员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每日一检、全员必检、闭环管理的工作要求。
比赛期间,校内各场所均配备足量防疫物资及消杀用品。学校安排校医在评委住宿酒店和比赛场地全程陪护,并联系属地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处理各种人员身体健康问题和突发情况。作为对接评委组工作人员,学校防控办的吴文婷全程留在评委下榻的酒店,负责收集确认每位评委的相关健康信息,以便第一时间能与上级疾控部门反映情况。“我们严格遵照上级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为每位参与赛事的人员负责,也是本届比赛顺利举办必须守好的底线。”
做好服务保障 优化参赛体验
必须要通过办赛,让参赛高校和团队、主办单位、社会各界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在办赛过程中,专班的同志们如是说。
“我在此庄严宣誓: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竭诚投入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展现青春风采,以实际行动为大赛圆满举办贡献青春力量!”在7月4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上,441名赛事志愿者发出响亮的誓言。
赛事组织、专家接待、洽谈活动、酒店指引、宣传展览、后勤机动、项目培育……在赛事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志愿者们竭诚投入、用心付出的身影,他们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细致全面的志愿服务。作为赛事组志愿者,黄乐儿参与协助了赛场的调试工作。“参与这次‘互联网+’大赛赛事服务工作让我对创新创业工作有了新的认知,也激发了我明年去参加这场双创盛事的决心。”
由于本届赛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在赛事正式开始前,赛事组的学生志愿者都要在各个赛场进行设备调试和环节演练:现场声音调控、路演倒计时、答辩倒计时、视频切换……力保比赛中的每个环节丝毫不能出错。同时,志愿者牢牢把握赛事工作要求,确保赛事在公平公正下进行,为评委做出专业、公正的评审提供环境保障。“莞工的学生志愿者十分用心,他们连续三天反复为我们的参赛队伍调试设备,并且提醒我们彩排环节时的纰漏,为他们的认真尽责点赞!”作为参赛队伍指导老师,广东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韵捷给大赛志愿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原有的组织队伍基础上,专班组织了高校联络服务组,全力以赴解决好参赛高校的问题,为高校提供及时、贴心的信息服务。高校联络组与竞赛组密切配合,24小时全时在岗,将服务贯穿竞赛全过程。
后勤保障也是赛事能精彩举办的重要因素。在大赛举办前后,学校后勤部门130多位员工全部投入到赛事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奋战在岗位一线,共同承担起大赛后勤服务保障的重任,全力做好赛事用餐、校园环境及赛场保洁、水电供应保障等重点工作。“我们只有一条工作原则,全力做好保障赛事顺利举办的后勤服务。” 后勤保障组、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的邝兆轩介绍道。
强化校地协同 推动项目落地
7月13日,大赛的宣传标语点亮东莞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这一次广东高校最高水平的“双创”盛会受到东莞各界的高度关注。
坚持开门办赛,让更多优秀人才和高质量项目接触东莞、留在东莞。
市金融工作局行动非常迅速,组织了在莞近100家投资机构和企业参加项目洽谈活动。通过学校的积极对接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318家投资机构和企业上线参与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活动。洽谈会上,121个项目团队与投融机构、企业开展线上项目展示、路演及洽谈。最终,进入终审决赛项目对接意向融资金额(含授信金额)超4.2亿元,其中有意向在东莞注册企业的有40家。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校友企业家联合会积极参加洽谈活动,成为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广东将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锦喜曾于2017年代表学校参加第三届“建行杯”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初创组铜奖。今年,他以投资人的身份参加了对接洽谈会。陈锦喜表示非常感谢当年在“互联网+”大赛上评委提出的宝贵建议与指导。此次洽谈会,他也希望能够与一些服饰项目在供应链板块的数据分析、材料更新迭代的需求挖掘及创意设计等方面获取合作机会。
作为本届承办单位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对大赛更是大投入,不仅继续赞助大赛的举办,而且通过与三支项目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后,向三支项目团队抛出了橄榄枝,三支队伍均获意向投资授信金额1500万元。
承办本次大赛,学校不仅向外展示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形象,也收获了宝贵的办赛经验。马宏伟表示,成功承办本次“互联网+”省赛,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全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的交流,拓宽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在路上,学校在本届赛事上成功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总体目标,是学校多年来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成果体现,也为学校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样板支撑。接下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