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共计26.39万人,毕业后,他们都去了哪?2020年6月15日发布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显示,与诗和远方相比,超过7成人选择了自家门口的工作。
近7成学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
报告中表示,2019年,广东省选择在本地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数为12.83万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74.59%。不过,这一数据比2018年略微降低2.02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选择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34万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25.26%,比2018年提高了2.03 个百分点。另有254名毕业生去往境外就业。
201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在深圳、佛山、东莞等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就业的意愿较高,其中,深圳市中职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为 92.23%,佛山市为 90.21%,东莞市为 84.70%,中山、江门、惠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比例也均超过 70%,本地中职毕业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本地经济产业发展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留在当地就业,能直观体现中职教育对本地经济的助推力。这一助推力的直接作用方式是校企合作,通过各中等职业学校衔接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从而使得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为市场所需所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从2019年的这份报告可见,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发生的作用正在日益彰显,校企“两张皮”的现象或在逐步化解。这一年,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有117089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68.08%。
去年对口就业率约9成
留意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在中等职业教育上的经费投入,一直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201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92.91亿元,比2018年的270.36亿元增加22.55亿元,增长8.34%。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7821.52元,比2018年的15045.53元增加2775.99元,增长18.45%。
衡量这一经费投入的产出值,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对口就业率,即财政在专业教育的投入,能否培养出市场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对此,不妨从就业率入手进行分析。
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在去年同期,广东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颇为可观,就业人数25.89万人,就业率达98.12%,比 2018 年提升了 0.21 个百分点。全省直接就业人数 17.20 万人,其中从事与本专业对口工作的就业人数达15.40 万人,对口就业率为 89.54%。
从专业大类来看,除能源与新能源类、资源环境类、医药卫生类外,其余各专业大类的学生就业率均超过了95%。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另一可借鉴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全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整体满意度达到 94.96%,继续保持高位。其中,非常满意的有 38092 人,占22.15%。满意的有73686人,占42.84%。不满意的仅占2.02%。
16.65%中职毕业生有五险一金
报告同时公布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248元。其中,起薪在2000元以上的直接就业毕业生数为135815人,占比78.96%,比2018年提高了2.73个百分点。起薪在3000 元以上直接就业毕业生数为60930人,占比35.42%,比2018 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起薪低于1500元的有7326人,占比为4.26%,比2018年降低了1.48个百分点。
除起薪上涨,中职毕业生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比例也在同步增长。直接就业并享有三险以上社保的毕业生有15.08 万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 87.72%,与 2018 年相比有进一步提升。其中,享有五险一金的有2.86万人,占比 16.65%。没有社保的为2.11万人,占比12.28%,比2018年降低0.73 个百分点。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的双重作用,方可促成中职教育充分发光发热,从而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采写:南都记者 刘雪
本文源自头条号: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