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体育特长的中职生可通过体育单招考试升读重点大学。
近年来,东莞的中职学校新开设了一批东莞市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如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化控制技术等。
●东莞个别中职学校录取分数线超过普高 优质中职生源质量正快速提升
●东莞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
目前,2020年东莞中考普高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正进入第二批录取阶段。今天,东莞市中招办将公布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补录招生计划及补录条件,初三毕业生们将各自拿到人生的下一站行程票,有人会拿到普通高中的车票,也有人会拿到中职学校的车票。
现实中,不少家长都认为中考考不上普高的话,以后就没法上大学,前途一片渺茫。也有人觉得成绩差的才会去读中职,将来工作都不好找。事实上,近年来,个别东莞中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很多普高都要高,优质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正在快速提升,他们和普高学生一样继续行走在各自的升学道路上,“985”“211”的校门依然为他们敞开。
不仅如此,随着产业持续优化升级,职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将会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通讯员东教宣
【录取情况】
个别中职学校录取分高于普高
东莞市教育局公布的2020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显示,个别中职学校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达到600分以上,比很多普通高中的录取线都要高。
东莞理工学校会计(三二分段)、商务英语(三二分段)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613分,是所有中职学校的最高录取分数线,比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虎门中学、厚街中学、塘厦中学、大岭山中学、麻涌中学、长安中学、济川中学等公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该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三二分段)、计算机应用(三二分段)、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三二分段)、美术设计与制作(三二分段)等多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都在580分以上,高于不少民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东莞理工学校共有29个专业招生,只有7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低于500分。
东莞市商业学校、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也有多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500分以上,与少数民办高中不相上下。
中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于普通高中的情况并不是在今年才出现的,过去两年,东莞理工学校等优质职校的热门专业录取线都不低。去年,东莞理工学校3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超过粤华学校、东方明珠学校、伊顿外国语学校等部分补录学校的第一、第二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接近长安中学的第一志愿补录分数线。
不难看出,优质中职学校的分数线与普高分数线正在进一步缩小。尤其是今年,东莞理工学校的热门专业平均分数线已经超过了不少普高,优质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正在快速提升,进入良性循环态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职学校正越来越被家庭和学生重视。
【升学情况】
约九成本市户籍中职生升入大学
“读中职学校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机遇。”东莞市商业学校莫卓添同学表示。当年中考,他差几分无缘高中,选择了读中职学校。今年,通过3+证书高职高考,莫卓添如愿考上了东莞市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在9月开启他的高校学习。
就在近日,2020年普通高考体育单招公布了录取结果,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体育部2017级运动训练班9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两人进入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两所“985”“211”重点大学,还有4人被广州体院录取,3人被嘉应学院录取。
近3年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共有16名学生直通本科重点大学,近百名学生踏入大专院校深造。
来自东莞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市共有5923名中职学生被高校录取,其中被本科高校录取13人。2019年,全市共有7873人参加高职高考,成功被高校录取的共有7469人,录取率达94.86%,其中被本科高校录取25人。
今年,东莞市共有8291名中职毕业生报名参加升学考试,截至8月5日,被高校录取人数达到7945人,其中被本科高校录取46人。值得一提的是,报名参加升学考试的本市户籍学生有3959人,成功被高校录取的本市户籍学生有3694人,录取率为93.3%。今年,东莞共有4139名本市户籍中职毕业生,即相当于10名本市户籍中职毕业生中约有 9人升入高校继续深造。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便将学生往普高和中职两个方向均衡分流,这既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大趋势,也是符合学生个体实际的理性选择。普通高中主要以升读大学为目的,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比较广阔的升学空间。特别是在东莞,中职教育早已办得有声有色,因此,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树立正确的求学观至关重要。
【升学渠道】
中职生有多种渠道升读大学
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家长来讲,普高并不是通往大学的“独木桥”,更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或者成功的标志。
如果说通过体育单招升学的门槛太高、渠道太窄,那么“三二分段”联合培养、“3+技能证书”考试和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考试等方式,则让每个中职学生都拥有升入大专或本科院校就读的机会。
东莞市从2010年开始举办“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这是中职学生升读大学的一个重要渠道。2020年,东莞市共有16所中职学校的46个专业与省内高职院校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共招生5335人,开办的专业基本覆盖东莞市的主要产业。
早在2018年,广东省已打通了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长通道,2019年和2020年均在4所试点院校开展试点。参加改革试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部分应用性强、人才缺口较大专业安排2020年度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和技能测试等方式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打通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才通道,探索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目前,广东省内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嘉应学院、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全省招收中职毕业生。
【就业机会】
中职所有专业在莞都有对口企业
“读中职是人生中的机遇”,这句话对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的杨勇同学也是如此。擅长计算机语言编程的他,获得学校为他定制新媒体个性化辅导的机会,参加新媒体实战创客项目。在学校老师和特聘的企业资深专家辅导下,杨勇带领团队运营的5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均超过20万人。通过出售部分微信号,他赚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120多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杨勇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东莞市快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毕业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的周勤现任职于新加坡国际都市品牌纽方服饰,担任女装主设计师,主要负责新品研发。从一名普通的试衣助理做到公司的骨干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在每季度的订货中都获得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在T台上指挥若定的周勤,正是一名从东莞中职学校走出去的学生。
今年,东莞市中职学校共有毕业生18297人,除了被高校录取人数达到7945人之外,有9839人直接就业,升学就业率达97.2%。东莞市教育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东莞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其中近八成留莞就业创业。
近年来,东莞依据全市产业分布对中职学校进行重新布局,突出服务地方产业的要求,按照“一校一特色”原则做好各校专业布点规划。同时根据产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新开设一批东莞市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如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化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
东莞市还在职业教育方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形成“共建基地”“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企业专班”“教学工厂”“职教集团”等多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师资、设备、技术等资源共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目前,与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达1000多家。与此同时,东莞市鼓励公办职业院校以及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选择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技术关系紧密的骨干专业开设国际课程班,力争到2021年培养1万名具有国际职业教育背景的高技能人才。
当前,东莞市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中职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在东莞都有对口的企业和相关的用工需求。东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东莞企业每年的用工需求远大于本市中职学校毕业生总数,为就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就业环境和条件。随着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技能型人才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源自头条号:广州日报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