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省份要在2023年开始实施职教高考了,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职业教育的新时代要来了。
很多人会问,不就是一个升学考试么,之前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只是变一变名字,会对职业教育有什么影响?真的会让职业学校重新洗牌?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带着这些问题,且看我的分析。
1职教高考之后,升学将成为中职学校优劣评价的重要因素
最近这十几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就业时期、竞赛时期,即将面临升学时期。不同时期,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都会有“黑马”冲出阵营,成为新的评价标准下的洗牌受益者。

中职教育在以就业为主导时期,能够安排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就业,是评价学校优劣的重要依据。学校也都会将优秀毕业生张榜公布,成为学校的就业明星。此时,就业质量是评价学校优劣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质量好坏,更看重就业质量。每个家长在咨询时,问得最多的也是就业问题。
最近几年,竞赛成绩渐渐成为新的评价依据。世赛、国赛、省赛获奖,成为各个学校拿来PK的重要砝码。学校花费大量物力、财力建设竞赛场地,花费大量精力组织竞赛培训,花费大量心思争办竞赛组织权。可以说,竞赛,就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就是学校的脸面。不论是谁到学校,都会首先领到竞赛场地参观一番,以示该校在这个专业领域的强劲实力。
未来,升学将是中职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看看今天的高中,你就知道,面对升学,中职学校的评价点是什么了。按照目前职教高考改革的目标设置,未来本科升学,优质高职升学以及公办高职院校低收费专业的升学情况,都将是中职学校比拼的重要因素。
可以这样说,未来中职学校的招生简章里,宣传重点就不再是学生进入到了哪个知名企业就业,而更多的应是毕业生考进了哪些大学。学校门口的就业红榜,竞赛红榜,也将渐渐被升学红榜所替代。
2职教高考之后,中职教育会渐渐呈现清晰的排序
中职教育长期以来给外界的印象就是“模糊”,家长们面对林林总总的中职学校,总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无力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也不知道哪个学校最好。这与初高中在家长中形成的稳固的优劣概念完全不同。家长们提起本地区的初高中,基本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这个学校是好是坏,自己孩子是不是能考得上,都心里有数。但是说起中职,每家学校都说自己是最好的,对于不太了解中职教育的家长来说,不蒙圈才怪了。
但是,职教高考执行之后,我相信中职教育的优劣会渐渐清晰化。各个学校升学情况会通过各种渠道被家长所获取,通过升学对比,基本就能看到升学质量和教学质量。虽然这样比较有点偏颇,但是一旦升学效果好,就会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进入学校,生源质量的提高,又能再次拔高教学效果,这是一种有益的良性循环。
经过这么几轮循环,学校生源质量、教学质量都会呈现螺旋上升,在家长中的口碑也会逐渐提高,排名也就日益高涨。而那些行动滞后的学校,自然也就渐渐落于下风。
新时期的中职排序在这此消彼长中,渐渐成为一种清晰的排序,并长期留在家长的意识里,形成一种固定思维,传播于社会之中,被更多的家长所接受。
3重新洗牌,部分中职学校会乘着职教高考的春风,顺势而起
每一次大的政策调整,其实都是思想观念的调整,顺应潮流者逆袭而上,成为新的翘楚;而行动滞后者,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人会觉得,不就是增加个考试么,之前也组织了很多年,能有多大的改变?其实这是不了解职教高考对中职的冲击到底有多大,没有意识到职教高考给中职教育带来的影响有多深,更没有看到学校改革所要付出的精力和代价有多大。
正是因为思想观念、办学机制的难以转化,才造就了重新洗牌的可能。而中职学校究竟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其实,也不多,就三个,但是件件如山难撼呀。
1.为了职教高考,中职学校面临资金的挑战。
中职学校多年办学形成了2年校内,1年实习的办学模式,学生最后一年离校实习,可以为新生腾出场地,这样学校就可以轮转起来,实现多招生。
但是职教高考之后,三年级的学生需要回到学校复习,这就产生了两个费用问题。第一,三年级学生在校内上课,学校需要支付其产生的教学运行与管理费用;第二,原本可以腾出来的场地无法实现了,新生的招生规模就不得不减少,相应获得的资金支持也就减少了。这一增一减之间,学校支出无疑大大增加,远超之前的费用。
改还是不改?这是个问题。
改,那就要承担一年多增加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压力;不改,就要面临洗牌的危险,所以这是所有中职学校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为了职教高考,中职学校面临办学机制的调整。
在过往的办学竞争中,一些办学实力突出的学校,不论是就业质量还是竞赛成绩都遥遥领先,并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办学机制。这个机制可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包含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产教融合等多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是有合同的,是有资金往来的,是需要多年持续开展的。现在要突然改变固有的合作关系,学校答应,合作伙伴答应么?这都是问题。
所以,过往的办学机制,让整个中职教育与企业的关系盘根错节,非常密切,现在要搞升学了,学校心里没底,企业更没底。到底该怎么在升学之中兼顾就业和实习,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让学校挠头的难题。
3.为了职教高考,中职学校面临思想观念的改革。
以上两个难题,说到底其实都是利益的问题,钱的问题其实说难也不难,总有解决的办法,但是最难改变的还是思想观念。
中职搞升学教育,那还是职业教育么?
职业教育搞升学,那又该如何平衡实习和就业?
中职搞升学,那师资该怎么解决,课程该怎么调整?
一旦你要开始搞升学了,这些问题就会萦绕在所有办学者的脑中,挥之不去。宣传职教高考,平衡就业与升学,让职业教育政策走进每一个老师的脑子里,心里,这样才能形成新的统一战线。
思想不解放,所有的问题依然是困难,依然摆在你面前,让你无法动弹。但是,职教高考政策一旦开始,中职教育圈的“内卷”其实就开始了,想要在这个圈子里出头,不行动就只能被淘汰。而一旦在职教高考大环境下遭到淘汰,那可是真正落入底层生活了,因为一步跟不上,你就会步步跟不上,优质生源没了,管理难度增加,口碑变坏,又影响新的招生,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渐渐成为末流,再难翻身。
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机会也只会留给敢于自我革新的勇敢者。而现在,所有中职学校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机遇和挑战——职教高考。
中职学校,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 中专高考和高中高考区别
- 单招和统招的区别
- 中职对口升学,待遇与高考升学一致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