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探讨第一个落榜问题——态度问题——不重视高职单招,必然失败。
引子:一个随大流报考升学的孩子。
以前带班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从入学起他就是典型的不学习的学生。上课睡觉,课间手机,曾经跟他谈过心,也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他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学习不好,也不喜欢学习,只是迫于年龄小被家长“塞”进中专,就等着毕业了去打工。至于去哪里打工,干什么?他不想考虑,自己的专业他是不喜欢的,但是他喜欢什么,他也不知道。总之,对于他来说,现在是茫然的,未来也是茫然的。跟他提起升学的问题,他的反应也代表了多数刚上中职的学生的情况:升学,离自己太遥远了,自己是不可能上大学的,没那能力,也没那想法。
两年的时间,在我不断地宣传中,部分学生开始接受升学的想法,并为之付出努力,可是他,依然断定自己是要就业的,自己不是上学的料。
一如刚入学时那样,混日子。
在第五学期11月份,高职单招报名开始了,而他们已经在校外实习了好几个月了,看到学生报过来的名单,我欣然发现,他居然也报名了。特意联系了小伙子,询问怎么想开了,也报名升学了。这孩子挺不好意思,扭捏地说,他们寝室的都报名了,他不报显得太不合群,而且最重要的是实习的几个月,他深刻地感觉到工作的艰辛,以及他的学历层次所能从事的岗位是多么的卑微。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累,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让自己不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他也报名了。

对于中职三年文化课基本没怎么学,专业课也仅是听了一部分的他来说,高职单招考试还是太难了。因为没有准备,因为没有基础,他的考试惨不忍睹,自己报了本地最次的一个公办高职,但是也没考上。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可能高职单招对他来说,仅仅是ABCD中的一个选项罢了,不是必选项。但是作为高职单招的考生来说,他显然是失败的,失败于他的仓促应战,失败于他的态度问题。
态度,决定成败!
在高职单招考试中,因态度问题造成落榜的占据很大的比例。虽然这些年选择升学的学生比例持续增高,但是学生对升学的重视程度跟增长比例却毫无关系,很多学生还都是抱着试一试,或者随大流的心思面对高职单招。这跟高中生面对高考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态度也就造成了高职单招的高失败率。
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实对高职单招是存在误区的,刚入校时,很多学生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升学,甚至从来就没考虑要升学,觉得升学对自己来说很遥远,因此对于文化课学习,专业课学习并没有那么认真和努力,待到升学报名时,看到同学室友都开始报名,很多学生就抱着试试看,或者是随大流的思想跟着报名了。但是他们从内心来说,并没有认真对待升学,态度是有问题的,更谈不上复习和准备了。
这种试一试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逃避思想,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很难在升学考试中取胜,毕竟狭路相逢,勇者胜!
为什么高职单招不那么好考了?
前几年由于中职毕业生数量还不多,且愿意选择升学的学生比例也不高,再加上国家刚刚打通升学通道,了解高职单招的人并不多,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职单招好考”的外部印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误认为高职单招很容易,不用准备就可以考上。
这个错觉的拥有者们,在今年上半年的单招考试中遭受到了最残酷的打击。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准备好考试,甚至就没有准备直接去考试,考的相当差,关键是由于这几年升学人数增加,选择高职单招的考生越来越多,已经多到连以前都看不上的校企合作专业都爆满的程度,更别提公办的普通专业了。那些没有复习却去挤名校、名专业、公办资源的考生,落榜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未来几年,随着中招分流规模逐渐扩大,职教高考政策日渐完善,不仅会有大量学生流向中职,更会出现高分考生流入中职的情况,而优质高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自然也就越激烈了。对于那些不愿意学习、不重视高职单招的孩子来说,能选择的学校也就越来越少了。
因此,不重视高职单招,未来注定失败,且失败几率在逐渐增加,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事实。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