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询问:为什么职校生一定要去勤工俭学?这个问题本身带有指向性,作为一个经历过、参与过此项活动的思考者,我觉得不能一概否定,应该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于此,我有三个理解:
第一,不是说每一个职校生都必须去勤工俭学,有的学校就不组织,或者是学生自愿参加;
第二,为什么有些学校却非要逼着学生去勤工俭学;
第三,对于勤工俭学,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职校生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还是参加一些勤工俭学。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下这个问题。
1勤工俭学中的利益链
先不说勤工俭学的好处,先说说其中的利益环节。
有些学校为了让更多学生在寒暑假去企业勤工俭学,不惜采用各种办法。鼓励有之,强制有之,甚至采用学分约束。总之,越多学生参与越好,这其中都是利益在作怪。
我们都知道企业不好招人,尤其是一些电子厂、流水线。那些单调重复的简单操作一看就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多人干三个月就是个极限,因此需要大量短期工。学生的勤工俭学,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用工需求,而且企业不用像正式工那样买五险一金,负担也很小。因此,学校给企业提供了用工,可以获得一定收益,学生通过劳动也能获得报酬。三方都获得好处,自然一拍即合。
其实,现实情况是现在存在很多人力中介公司,专门从事学生勤工俭学和实习组织,目的就是为了给企业提供足够多的短期工,获取利益。所以说,真正的利益链,基本就是企业,中介,学校和学生。多一个环节分利益,学生的利益就少一些,如果出现层层转包的情况,则受损更大。而且如果中介抽得少一些,学生劳动所得会比较可观,如果黑一些,真的是可怜得很。
2勤工俭学是不是一无是处
对于勤工俭学这个事情,其实我倒觉得未必全是坏事。在职业学校呆了几十年,接触的孩子太多了,我发现职业的孩子,普遍存在懒散,规矩意识淡薄等问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这个活动来归置归置。
第一,学生普遍存在懒散的问题,没有纪律意识,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
职业学校学生中脑子不灵光导致学习不好的极少,多数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本问题就是一个字–懒。懒得思考,懒得练习,懒得背诵,最后“积懒成笨”,什么都听不懂了,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因为成绩问题,渐渐就不学习了,无事生非,开始出现逃学、旷课、课堂睡觉等思想纪律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学中引发的,单纯靠教学上的引导说教,基本没有效果,需要更有强制性的约束来“矫正”。就像是长歪了的小树,小修小剪改变不了现状,需要用一根结实的木棍绑在树干上,让其强制矫正。而勤工俭学就是那根结实的木棍。
在企业环境中,没有老师和学生,只有企业和员工。学生完全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工作,迟到了罚款,顶撞上级开除,工作效率低收益少。真金白银的利益驱动,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能让其动心。尤其是在有了工资对比之后,学生会对“懒散”有了更直接的认识。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这就是勤工俭学的奥义。对于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学生来说,勤工俭学就是最好的劳动教育。通过他的辛苦,理解父母的不易;通过他枯燥乏味的岗位体会,理解知识和技能的重要。
第二,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就多吃社会的苦,劳动教育比说教效果更好。
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意识里是不愿意学习的,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天天抱着手机,有吃有喝。由于现在的孩子没怎么吃过苦,都是家里的乖宝宝,也没经历过社会。因此,在我们大人看来最轻松的学习,倒成了他们口中的繁重。
想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让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改变思想,通过劳动体会生活的不易。
勤工俭学的岗位,基本上都是最低端的重复性工作,工作单调乏味,对学生来说,强度大,时间长。甚至有些小组负责人冷言冷语,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让学生饱受身心的双重打击和痛苦。这在他以前的生活经历中,是没有的。
这是什么?这就是社会的毒打,这就是生活的苦。通过实际体验,让其明白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的工作环境就是如此,将来的工作待遇,发展前景就是这个样子。我相信,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未来,肯定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没有经验,没有学历,未来也只能如此。工作再累,也只能坚持;再多委屈,也只能忍着,这样的未来一点都不值得期待。
所以,企业回来之后学生会有转变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多数学生真得有变化,他们会变得更珍惜学习,会更积极地了解升学,只为远离那个没有技术含量,单调乏味且冷冰冰的工作环境。
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只有从他们内心深处做出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三,接触社会,体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
在学生实习以及勤工俭学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不是工作问题,而是与同事领导的沟通问题。在企业中,学生周边沟通交流的对象一下子从同学变成了成年人,他们其实不知道该怎么交流。原来对他们语气谦和的老师,变成了冷言冷语的小组长,更让他们无所适从。尤其是当他们出现了考勤问题,质量问题时,那更是急风骤雨。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其实说白了,学生社会经验是空白的,需要企业实践来填补。学生通过与企业接触,了解企业中都是什么样的人,与这样的人该怎么打交道,这都是学习。而这些知识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只能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积累经验,感悟提升。
3勤工俭学需要监管,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企业实习以及勤工俭学有利有弊,对待这项工作,我们需要正确看待,不能一味否定。针对其利益链,合理控制,保障学生利益最大化;针对勤工俭学,严格控制量与度,不挤占学生正常学习时间,不强制必须参与。更重要的是,要将学校组织的实习及勤工俭学纳入到整体管控中,对于不良企业,恶意压榨学生的企业坚决剔除。
在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利益不受影响,工作强度有保障,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实习以及勤工俭学还是有必要继续实施的。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