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职单招录取名单下来了,看到结果数据,我吓了一跳,单招录取率居然连50%都不到,要知道去年还是接近70%,下滑的居然如此厉害。联想到之前网上爆出的,今年单招报名火爆,报名人数远超录取计划的信息,看来是真的了。
遥想,几年前高职学院求着学生报他们学校的光景早已远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职升学的内卷时代,终于还是来临了。
1职普分流的红利,涌向高职,高职的生源瓶颈,破了
三年前,中职率先尝到了职普分流的红利,原来门可罗雀的校园,涌进了大批学生和家长,中职招生拉开了火爆的序幕。而今,三年之后,这波红利又再次冲向了高职校园,大量生源涌进高职单招升学考场中,让很多高职院校惊喜交加。

我们从河南某个三线城市公办高职院校的招生变化,可见端倪。前几年受制于地域限制,哪怕该校已经批准要开设部分本科专业,依然难以改变招生困难的现状,更别提优质生源了。曾经我也给学生推荐过这个学校,学生的回复,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我是直接从我们当地到这个学校,我可以接受;但是,让我从省会城市上完学,再去这个地市上高职,我接受不了。今年他们招生计划是3000人,结果报了6000人。淘汰率50%,前后对比反差之大,让人咋舌。
原来的冷门学院,瞬间炙手可热。这就是单招的现实情况。
中职的生源红利会依然存在,那么高职的生源红利也就会持续存在。因此,中职升学的竞争只能向着越来越激烈的方向发展。以前随便考考就能上得高职,现在看来,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已经很难实现录取。
须知,现在中职的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从各个中职学校的录取分数来看,都在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中职升学,只能是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职升学的内卷时代,来了。
2传统中职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需求
今年这批学生还是按照传统中职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注重实践,注重就业教育,轻升学。最后一年顶岗实习,也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升学复习和升学指导。从目前的升学结果来看,这样的结果其实也符合实际情况。本就僧多粥少,人家还更努力,你还想像往年一样轻松成功,怎么可能。
传统以就业为主导的中职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毕业时具备与企业要求的能力问题,因此更注重实践操作以及实习实训,这才有了最后一年顶岗实习的安排。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学生升学的需求,适应不了由于过多学生升学导致的竞争环境,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如果学校不适时进行调整,很快将被社会所淘汰。
时代需要“就业与升学并重”的中职学校,需要能够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实施分功能、分层次的教育模式,让不同需求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之路,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才是中职适应性的体现,才是中职归属类型教育的真谛。
3我们该怎么办
这里的“我们”,包括学校和学生。面对中职升学内卷时代,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第一,学校要转变育人模式,加强升学教育。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升学教育已经摆在了所有人面前,不得不考虑。如果故意无视,则注定升学考试惨不忍睹,无法向学生和家长交代。既然国家已经打通了职业教育升学通道,重新定位了中职的基础作用,那么升学教育就不能再遮遮掩掩,应该光明正大地组织了。
三年级的学生还要放出去实习么?需要考虑给孩子们准备升学考试了;教学计划还是过去的一成不变么?需要调整实习和升学的安排了,既满足实训需求,也达到升学需要,这才是中职教育应该完成的转变。
既然育人目标变化了,那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调整了。原来注重开设多样的专业课,以达到就业的目的,现在就要强化基础的重要性了,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技能基础,总之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打基础。
第二,学校要拓宽升学育人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升学通道
中职升学不像高中生,只有普通高考一条独木桥。作为类型教育,还是要创新升学模式,丰富升学渠道。从目前的山东省职教高考试点来看,办学类型丰富,除了我们常见的高职单招,还有三二连读,职教高考,3+4中本贯通,甚至还有出国的升学教育。
中职教育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孩子找到出路,还需要考虑给那些分数不那么高,偏科,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定的机会,能让他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力补强短板,实现逆袭的机会。
第三,孩子,不学习,真的只能落榜了
中职升学已经到了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了,我们身处其中的中职生们,应该感受到升学的压力了。想要去一个以前随便都能上的高职院校,现在也需要淘汰至少1/3以上的竞争对手了。如果还怀揣着不想学习,混日子的想法,最后真的只能落榜了。
过去一些校企合作专业,不好招生,所以有些孩子成绩差些,也都能录取,毕竟高学费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可是现在呢?校企合作专业也在扭转办学思路,生源不成问题,他们也想要优质生源,那些不学习的,只能成为陪考者。有钱,也不好使了。
未来的中职、高职,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都是优质生源进入优质学校,这是一条铁律。中职升学的竞争压力已经弥漫中职校园,是做一个勇立潮头的弄潮儿,还是一成不变的守旧者,都在“你们”自己的决定。
- 中职升学,单招和统招有什么区别
- 高职单招没有考上,怎么办?
- 高职单招,最热门的升学方式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