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女子职业技术学校于1998年4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备案,是国家承认学历,纳入国家事业编制,隶属湛江市妇联主管,是粤西地区唯一的一所具有女性特色的公立中专学校,是湛江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湛江市文明单位、广东省文化强市建设排头兵单位。

学校位于湛江市赤坎区光复路段(市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生活设施完备,宿舍公寓式,安全舒适。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实训设施,所有教室都安装多媒体,内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语音室、电脑室、钢琴室、数码钢琴室、舞蹈室、美术室和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办学理念]学校以培养“四自”、“四有”人才为己任,共同探索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发展是前提,人才是基础,质量是生命,品牌是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校紧密结合社会,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一切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就业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努力践行办学理念,使学校发展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队伍,在职教工60多人,其中高中级职称和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5%以上。
[办学形式与学校规模]学校目前主要有三种办学模式:
一是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大专班,为在校中专学生提供升学深造的机会。
二是与教育集团和企业联办工学结合定单培养中专学历教育,开设酒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电子与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等专业。学校把扶贫助学、帮助弱势群体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2年开始就如何解决贫困家庭学生读书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到特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求联合办学的五星级企业,借助企业的条件和力量解决贫困孩子的读书和就业问题,率先在粤西地区创办了校企联合办学半工半读模式,使许多贫困家庭、贫困孩子进行零学费读书和零距离就业,做到帮扶一人脱贫一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转移就业的问题。
三是成立校外教学点。学校突破办学场地的局限,提出一校多区的发展策略,积极与各县(市)区妇女儿童培训基地和当地职业培训基地联合办学,现有企业校区4个,地方校区6个,共10个校区。由于办学形式灵活,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从建校初期1个班44人发展到今天2700多人,教师人数从当初2人发展到现在60多人。
[专业设置]目前中专开设的专业有:航空服务、、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民族音乐与舞蹈、商务文员、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美容美体等。大专与有关大专院校合办,开设多个相关专业。
[教学改革与效益]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对教学工作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第一、 专业设置改革,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如把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结合一起,把会计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多方面技能的大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注重课程课时量改革。学校对每个专业的课程课时量做了精细的安排,大力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
第三、 教学管理改革。一方面,制定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各类计划制定时均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等,实现了计划的精细化,提高了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强教学课堂评估,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根据以往教学工作的总结,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估细则表,从各个方面规范了课堂教学评估,做到校领导检查评估有根据,教师上课有规可循,学生评价有针对性,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及时总结改进,大大提高了教学课堂的质量。在每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课堂教学的学生满意率达到99%。
第四、学生技能考核的改革。明确了各个专业、各个班级的技能学习目标,加大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前教育、文秘、航空服务等专业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技能考核制度,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不同的技能考核,做到了专业有特色,技能有专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及格率达85%,参加省市技能大赛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第五、教科研工作改革。这几年,学校苦下功夫,严抓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市级的学术论文比赛。
第六、第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不同专业有不同技能的特点,开设了英语口语技能提高班、十大校园歌手竞争班、手工书法绘画竞赛班、讲故事兴趣班、计算机操作技能精英班等十多个兴趣项目。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由于学校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强化管理,打造品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 98% 以上。几年来,已为社会输送了 10000 多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在职妇女干部和下岗人员进行非学历培训及其它培训达 6000 多人。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管理者、行政管理者、幼儿园园长等,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一、和谐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坚持从日常的言行、习惯、道德、公德、纪律、礼貌等常规入手,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二、和谐育人,培养特长型人才。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实操训练,使学生的特长通过比赛得到提高。二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设立书法、小歌手、舞蹈、英语、计算机、数学、形象设计、文学社、礼仪队和各种球队等兴趣小组。三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妇联开展的礼仪活动、庆典演出活动以及各校之间的社团交流活动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及社团活动,一大批学生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体验,她们的潜质得予挖掘,为成功走上社会舞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保证就业]学校建设起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程,通过择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准备、择业技巧、择业礼仪、择业途径、模拟招聘等专题的讲解,给予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政策方针有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就业能力。二是规范双向选择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及时将应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发布给各单位,收集有效用人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洽谈工作。
[未来展望]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昨天已成为过去,今天是明天的起点,21世纪国家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激发了学校跨越提升的动力。学校将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抓住“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有效发展平民教育”这一时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创造品牌专业,培养品牌学生,为建设小康社会和平安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