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考试来了!又一批学生到了选择时刻。高中还是中职?是个问题!在社会热议“50%分流”的当下,我真的想说:中职,虽不如高中光鲜,但对有的孩子来说,真的是适合。
1高中不是万能的,不想学,到哪里都注定失败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再漂亮的鞋子,合脚才是最重要的。高中确实光鲜夺目,家长倍儿有面子,可不是上了高中不等于成为了好孩子。
看过一个普通高中老师的感慨 :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上了高中,那就可以成为学习好,品德优的好学生了。可是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的老师,看着一个班只有一小半的学生在学习,剩下的睡觉,发呆,甚至逃课,真为他们的将来发愁。
有人认为高中是升级版的初中,但是他们忽略了高中到底升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即初中跟高中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简单来说,初高中之间的难度增长不是线性增强,而是呈几何状的提升。说白了,就是跨越式提升。
举一个通俗例子来说明 :
我们以学车为例,初中好比是拿到了驾照。高中是什么?那就是直接学漂移。这中间的跨度有多大,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学习好的孩子基础好,天赋高,可以更快地把各种技能掌握,虽然高中一开始还有点适应问题,但能快速熟悉并掌握。但是对于那些勉强上高中的学生来说,驾照拿的都磕磕绊绊的,别说漂移了,能起步就不赖了。这就导致了,他们由于本身初中文化课底子弱,根本跟不上高中难度和节奏,听不懂高中内容,越听不懂,学习越差,越自暴自弃,直至彻底放弃。听不懂,他不睡觉干啥,听不懂他不自己找点其他事干啥,正所谓无事生非,很多问题就是在他听不懂的时候慢慢滋生的。
所以说,不要觉得孩子上了高中,就学好了;上了高中,就不被“糟蹋”了。一定记住这四个字“无事生非”,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高中生就不谈恋爱了?高中生就不打架了?高中生就没有吸烟喝酒了?一定有!而且多数就是那些听不懂课,闲得“无事生非”的孩子们。更不要觉得所有高中学习氛围都好,勉强上的高中,能有几个好高中,能有几个热衷学习的孩子,都是一帮被家长逼着上高中的孩子,学习氛围可想而知。
2中职不是“地狱”,不是上了中职就成了末流,中职一样出彩。
看到网上很多关于中职教育不负责任的言论,什么上了中职就只能去电子厂了;上了中职就彻底废了;中职老师能力低,都是中专大专毕业的等等。中职学校鱼龙混杂,有滥竽充数者,有素质低下者我承认,但是真的不能以偏概全。
今天的中职教育真的不同于以往了,如果还是以老观点看待今天的中职,我只能说那您是坐井观天,观念陈旧,需要更新下观念了。
目前中职毕业生80%选择升学,通过高职单招、对口升学进入到了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至于大学毕业后,是有进入电子厂的,但是你要明白,就算是电子厂,也分工程师、技术工和普工,也有985,211高校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是不同的,学历、技术、能力决定了你的住宿条件,决定了你的工资标准。更别提有学生通过中职教育,彻底打开了新的人生,在新的领域通过专业技能、特长爱好,成为人生赢家。随便找个中专学校,他们都能说出一大堆优秀毕业生,有老板、有高管、有创业明星,有技术能手…总之,他们都通过职业教育,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中职不同于高中单纯的文化课比拼,他更侧重于素质提升。由于很多学生都是被传统认知中定性为初中教育的“失败者”,所以他们多数都带有思想问题,俗称“问题生”。这些学生有些是因为“思想问题”而成为了失败者,有些是因为学习问题成为了“无事生非”的问题生,总之,学习问题是共性,思想问题具有普遍性。
中职教育就是要解决这个两个方面问题,即成人和成才。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让他们成人,不成为社会的负担;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他们成才,成为社会的翘楚精英。所以说,中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学习好,你可以上本科、上高职,与高中生一样成为大学生;技能强,你可以参加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技能大赛,在专业技能领域争取成为大国工匠;有爱好,有特长,你可以参加文明风采大赛,可以参加学校风采展示,一样是企业追捧的热门人选;有素质,有道德,最受企业欢迎,相较于技能,企业更看重职业道德和忠诚。在中职,学生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论你哪一方面突出,都是人才,都会被重视,都能出彩!
中职学校师资真的那么不堪么?老师真的不负责任么?作为一个在中职工作了二十年的老教师,我觉得真的是胡言乱语。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引进老师的最低标准就是本科,师资里面硕士一大堆,博士都有。说句实在话,中职的老师难当,他们真的很努力,他们更多的努力是在备学生,要让学生愿意参与教学,要想尽办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学会理论,学会技能,这可不是高中的满堂灌能实现的,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需要设计更多的项目,需要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融会贯通,需要动手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真的很难!
中职不是“地狱”,永远都不会拖你的后腿,只要你想学习,只要你想进步,只要你有决心和毅力,中职学校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塑造你,培养你。
3高中还是中职?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高中还是中职,其实不用纠结,也不用抱怨,适合才是最重要的。初高中这种文化课的比拼,也需要天赋。有的人,他就是适合这种学习,那就上高中,考大学走研究型路线;有的人,他就真的不适合,既然不适合为何还非要硬撑,换条路,没准海阔天空。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换条路,没准真的就换了人生。
尤其是一些本身学习就一般的孩子,没准高中并不适合他。
分享一个初中老师的感慨 :
农村中学初三,中考前最后一次模考,考场中睡倒一大片。
如果不是你亲身处在农村中学,你很难相信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
距离中考再有十几天时间,最后一次模考,考场中却有很多孩子在睡觉。
一个班50多名同学,只有几个人在学习,其余的人全部在混日子。
他们不但不学习,而且还捣乱破坏,抽烟,酗酒,打架,早恋,赌博,逃课,玩手机,欺凌同学,顶撞老师,破坏公物,上课睡觉,作业不交,在课堂上公然玩手机、打扑克。
初三毕业前夕,这些初三的学生把学校闹得乌烟瘴气,乌七八糟,家长也不配合,学校也没办法管,教师也不敢管,就这样混时间等毕业。
距离中考则有10多天时间,对一些农村中学的老师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守摊子,保稳定,一定程度上就是在维持现状守摊子,就这样任其这帮孩子混世度日,等着参加中考毕业离校。
孰对孰错!
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果没有中专,他们能去哪里?如果就像有人希望的那样,普及高中,你觉得他们进入高中就能立马变成好学生?高中管得严,他们就能开始学习?
中职,因为长期接触这样的学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这些初中的“问题生”,很多在中专真的是“洗心革面”,我们不能说所有人都成了高材生,但是最起码他们学会了一技之长,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也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其实,这就足够了,这就是中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高中是烘培面点,高端大气上档次,总在灯光闪烁的橱窗里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中专是大米稀饭,微不足道,平凡普通,但是他能养活人,一样能吃饱。每个人境遇不同,能力不同,选择自然不同,但不论如何选择,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