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7月毕业季,各大高校毕业生正在忙着找工作。截至7月21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火炬职院”)2249名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94.40%。如果将统计范围缩小,该校与企业联合创办的“百灵班”等特色人才定制班就业率则可以达到100%,其中90%以上毕业生成功入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
日前,人民日报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报道了火炬开发区推动校企联合定制化培养优质技术人才的创新实践。已经办了5年的“百灵班”,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被企业预定的职校毕业生
7月21日上午,中山百灵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灵生物”)的办公大楼里,张素清、陈冬桂分别忙碌在不同岗位上。张素清,现在是质量控制部QC(质量控制)实验室的一名技术员;陈冬桂则已经从车间走上管理岗位,担任质量保证部QA(质量保证)管理员。2020年,他们同时毕业于距离这里五公里之外的火炬职院。确切地说,是毕业于火炬职院第二期“百灵班”。

百灵生物。
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找到好工作,是火炬职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能最快、最准招录到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才是发展的根本。创办“百灵班”,正是校企之间带着矛盾在碰撞中产生的灵感。
百灵生物副总经理梁敏怡介绍,2018年之前,公司主要通过社会招聘、内部介绍、网上招聘、学校招聘四种方式招聘人才,但“招才”效果不佳。企业向园区求援,中山健康基地集团牵线搭桥,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党支部。在党建引领的框架下,2018年,百灵生物与火炬职院联合启动创办“百灵班”,探索校企联合定制人才。
“从企业高管送课进校园、进课堂,到学校老师带着学生送课进企业、进车间,‘百灵班’这几年也经历了递进式升级。”火炬职院健康产业学院副院长朱俊表示,生物健康医药行业的技术升级迭代很快,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很大。2018年至2020年,前三期“百灵班”,火炬职院邀请企业高管、技术工程师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授课,探索定制化培养人才的路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去年开始,百灵生物实施工业技改,上马自动化生产线,对人才的岗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院方和企业再次创新教学方式,改为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上课。这一转变,让企业和毕业生得以提前握手,有利于培养出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2020年4月1日,张素清、陈冬桂提前于毕业季两个月走进了百灵生物,随后他们顺利通过试用期,正式被企业录用。朱俊说,这种定制化的培养方式,让职院毕业生成了企业青睐的“香饽饽”,有些学生甚至在大二阶段已经被企业提前预定。

陈冬桂在工作中。
政府、园区等多方的助力,也成为“百灵班”越办越好的重要因素。梁敏怡介绍,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推出了大学生就业补贴、人员培训与稳岗补贴、产教融合企业减免教育附加税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为企业招人、用人、留人、育人提供了很大帮助。据统计,近三年,百灵公司向两级人社部门、总工会、团工委等上级单位累计申请各项经费约130万元。
从“百灵班”到“百灵学院”
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一所园区高校坚持与产业“拉手”同步发展产生的化学反应。
火炬职院创办于2004年,是省内唯一以“园区模式”办学的高职院校,也是全国为数不多、没有“围墙”的“园区大学”。脱胎于“国家火炬计划”产业母体,火炬职院以“院园融合”反哺产业升级、园区发展。
“院园融合”,最终要落脚于“校企合作”。为了培养出更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火炬职院近年来在育才模式上进行了大量探索。

张素清在工作岗位上。
据统计,2017年,火炬职院与中智药业合作开办现代学徒制班,迄今已输出44名毕业生到中智就业。2018年至今,“百灵班”开办至第五期,校企联合培养学员人数已达68人。在成功创办“百灵班”的基础上,火炬职院又联合火炬开发区企业陆续联合开办起“康方班”“金城班”等14个企业定制班,涵盖约 50家企业。
朱俊认为,校企联合开办定制班,正在收获“多赢”效果。企业在培养定制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付出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这决定了他们将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岗位,更加重视人才的职业规划。也就是说,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人才将收获美好的职业前景,高校则将赢得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百灵班”,也从一家“企业定制班”的概念,逐渐成为得到中山健康医药行业普遍认可的人才培育标准。近两年,对于“百灵班”毕业生,很多企业甚至直接给予“面试入职”。
“百灵班”仍在多个维度上继续升级。在前期与火炬职院合作的基础上,近两年,百灵生物陆续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建立了新的“百灵班”;同时,百灵生物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并将校企合作范围从人才培养拓展到技术研发合作等领域。

百灵生物的实验室。
梁敏怡介绍,目前,百灵生物正在探索打造一个“百灵学院”,通过与高校共建联合党支部,探索师资互聘,与院校开展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深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企业科研与院校教研教改合作实践等。
百灵,是一种善于学习的鸟,它可以学习许多鸟类和小动物的声音,声色委婉动听,被誉为“鸟中歌手”。
更多校企联办的“百灵班”,正在飞出越来越多能歌善唱的“百灵鸟”、精通技术的“金凤凰”。
招生专业:
| 学院名称 | 专业 | 专业代码 | 广东省内计划 | 备注 |
| 健康产业 | 药品生产技术 | 490201 | 50 | |
|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490209 | 50 | ||
| 化妆品技术 | 480101 | 50 | ||
| 光电信息 | 应用电子技术 | 510103 | 50 | |
| 智能光电技术应用 | 510109 | 50 |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510102 | 50 | ||
| 现代通信技术 | 510301 | 50 | ||
| 包装 | 包装策划与设计 | 480202 | 50 | |
| 广告艺术设计 | 550113 | 40 | 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 | |
|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 560213 | 50 | ||
| 装备智造 | 智能光电制造技术 | 460115 | 50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60306 | 50 | ||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 | 530701 | 30 | |
| 市场营销 | 530605 | 40 | 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 | |
| 跨境电子商务 | 530702 | 46 |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