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培养的是医学类专业的初级人才,主要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哪么,你知道北京那个卫校比较好吗?接下来助学号教育网小编带来2023年北京卫生职业院校十强名单一览表,希望对大家选校有所帮助!

北京市最好的卫校学院排行
2023北京最好的卫校十强名单分别是:1.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3.首都铁路卫生学校;4.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5.北京中医药大学;6.首都医科大学;7.北京协和医学院;8.北京房山卫生学校;9.北京光明中医学院;10.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卫校十强院校资料介绍
1.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开设专业有: 医学影像、 医学检验、 康复治疗技术、 护理、 中药、 药学。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办学宗旨,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办成全国一流且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为目标,以培养“专业型、实用型、国际型”高等医药卫生技术人才为方向,积极稳步探索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适合学院发展的改革之路。
2.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

开设专业有: 涉外护理、 助产护理、 护理。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中等卫生学校,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全日制中专学校。是海淀区医学教育基地、海淀区社区人才培养基地、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医护专项教育培训基地。坐落于中关村核心示范区,轨道交通四通八达。
学校占地33余亩,建筑面积21998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阶梯教室、学生公寓楼、操场、食堂、多功能厅、学生礼堂、行政办公区等完备的基础设施;拥有10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网络化教学实验室、语音教室、电教室、藏书近4万余册的图书馆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施。我校全部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拥有20余所教学实习医院,具有良好的临床教学及实习条件。另外我校建筑面积为一万五千平方米的多功能辅助教学楼已经完工,部分投入使用,校舍加固和节能改造工程也于近期完工,目前,我校的教学规模和条件达到了新的水平。
3.首都铁路卫生学校;

开设专业有: 医疗设备安装与维护、 康复治疗技术、 药剂、 助产护理、 护理学。
首都铁路卫生学校,成立于1973年,隶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管理,是全日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是北京市重点中专学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护理专业是北京市示范专业。校园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有设施齐全、设备精良的护理专业和康复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固定资产9000余万元。在校生2100人。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生源状况的不断变化,学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资结构,目前学校教职工130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在教师队伍中,高级讲师21人,讲师46人;博士后1人、硕士12人,“双师型”教师22人。
4.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

开设专业有: 药剂、 助产、 涉外护理、 护理、 医学检验技术、 护理(3+2)。
昌平卫校始建于1973年。1986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投资,单独建立校址,正式成为北京市中等专业学校之一,办学规模为640人。昌平卫校经过不断地发展扩大,现已成为集普通中专、成人大、中专教育和昌平区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北京市政府2005年制定的中大力发职业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社区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的指示精神,昌平卫校自2006年以来,彻底整顿校园秩序,提升现代化管理的能力,整治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借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根据北京市政府2005年制定的《北京市2005-2010五年发展规划》中大力发职业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社区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的指示精神,昌平卫校作为北京市仅被保留的五所中专卫护校之一,任务光荣而艰巨。昌平卫校自2006年以来,在新任校长邓书林同志的带领下,相继进行了领导班子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彻底整顿校园秩序,提升现代化管理的能力,整治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借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5.北京中医药大学;

开设专业有: 护理学、 护理、 针灸推拿、 中药制药、 中药、 药学、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徐安龙。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发扬“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校训精神,致力于传承中医药学术和文化,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医药事业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着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6.首都医科大学;

开设专业有: 护理、 口腔医学技术、 卫生信息管理、 医学检验技术、 药学、 临床医学专科、 临床医学(农村基层定向)。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长学制学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专高职生2067人,留学生476人;成教学生5004人;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总建筑面积24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图书馆藏书155.5万册。
7.北京协和医学院;

开设专业有: 护理、 临川医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校)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院校的发展十分关心支持。江泽民主席1997年亲笔为院校题写了“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院校训;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对院校发展寄予了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指出:“协和具有办学的有利条件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应该办好,也一定能够办好,办出协和的特色,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医科院与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学院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学院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5个分所)、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6所学院、1个研究生院。院校拥有一大批在医药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着名专家、教授。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8人,“千人计划”人选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级和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其中3人为学科评议组组长),在岗博士生导师654人,硕士生导师845人。
8.北京房山卫生学校;

开设专业有: 口腔医学、 临床医学、 护理、 医学影像、 助产、 药剂、 针灸推拿、 医学检验。
北京房山卫生学校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负有中等职业教育职能、具有颁发中等学历教育证书资质的全日制学校,其前身为房山区卫生学校,在创造辉煌的卫生教育历史和骄人的育人成果的基础上,如今以其超前的办学理念,完备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施备、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规范的管理、严谨求实的治学和严肃活泼的校风,进一步成为广大青年实现理想走向成功的阶梯,目前在校生1700余人。
9.北京光明中医学院;
开设专业有: 美容技术、 康复治疗、 药剂、 口腔医学、 护理、 医学检验。
北京光明中医学院是中美合作办学北京市教育局批准的民办合资大学。创建于1986年,早期为美国医生在北京创办的光明医学堂,1986年正式定为北京光明中医学院
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已创办二十多年。是由著名医学教育家、胸外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协和医科大学原校长黄家驷教授发起,首都医学界一些知名的医学专家、教授创办,经北京市卫生、北京市政府,教育领导机关批准,于1986年成立的一所中西医结合的民办医科大学。
10.北京大学医学部

开设专业有: 临床医学专业、 口腔医学专业、 药学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 护理学专业。
北京大学医学部(PUHSC),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1] 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 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专业齐全,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实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为五年制和八年制两种。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是中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卫校学什么专业最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医学类比较吃香的几个专业、卫校前景最好的专业。
1、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应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
护理学专业毕业以后不用担心无法就业的问题,因为,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实力选择在民办医院和公办医院工作。
护理学专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还可以是:育婴师,私人家庭护理师,持有相关证书出国做护理师,目前,护理师出国待遇非常好,需求量也比较大。
2、药剂专业
医药卫生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不断完善,对于专业的医药卫生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
我国每10万人口拥有执业药师不到10名,而世界多数国家这一比例都在50名以上。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管理制度以来,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运作模式初步形成,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正在修订之中。
3、助产专业
不少人对助产这一概念有所淡化,助产士多被当做护士来使用,国内大多数高校和医院也没有正规地对助产士加以培养。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累计生育高峰的到来和高龄、高危孕产妇的增加,我国面临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助产机构和助产从业人员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