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问题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起因是什么?接下来助学号教育网小编带来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1、德意志帝国的崛起打破了原因的欧洲平衡。
2、美国农业出口和工业崛起,使得各国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矛盾。
3、主要工业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扩大市场,或者消灭对方的产能。

4、一些国家,尤其是德国,出现社会帝国主义的特点——采取对外强硬政策来确保国内稳定。
5、巴尔干地区,俄国与奥匈帝国矛盾激化——斯拉夫人的骚动,民族主义兴起,大国已经难以控制危机。
6、法国和德国的长期矛盾。
7、19世纪末期存在着所谓的“中等强国的危机”——两极格局的加速推进,使得中欧集团不得不冒险挽回局面。
萨拉热窝事件介绍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塞尔维亚的一个秘密组织派出了多名杀手,埋伏在萨拉热窝市内,准备行刺。
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夫妇乘坐敞篷汽车进入市区,一个刺客向汽车扔了一个炸弹,但仅仅擦伤了斐迪南。
当斐迪南夫妇的汽车行驶到一个拐角处时,另一个秘密组织成员,年仅19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双双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萨拉热窝事件历史背景
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欧洲霸权和分割殖民地的斗争中,已结成了两个互相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南部,濒临地中海,这里长期受土耳其人的统治。19世纪以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国家相继独立。由于这里主要居住着南部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是同宗,而且俄国是打击、削弱土耳其的主要力量,所以,巴尔干半岛各国与俄国有着密切联系。20世纪初,奥匈帝国开始加紧染指巴尔干地区,特别是力图阻止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同塞尔维亚合并,波黑当时还是土耳其统治下的两个行省。
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间选定在6月28日,这一天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1386年6月28日)。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了两个兵团,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热窝巡视。
奥匈帝国的这一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计划。
萨拉热窝事件历史影响
1、间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2、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欧洲霸权和分割殖民地的斗争中,结成了两个互相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3、德国在非洲的侵略计划和在南美的倾销政策也同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
4、各国资产阶级宣传机构大肆活动,散布沙文主义情绪。资产阶级御用学者竭力为战争辩护,宣传战争可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挽救工商业危机,甚至宣称战争能对人类起“优生”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为什么会爆发?
01、德国崛起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和法国在工业、经济和军事上都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这种统治地位在1871年德国统一后不断受到挑战。德国经济增长迅速,其生产和出口迅速赶上了英国和法国。
德国对现代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电气和化学工业,并很快就从中获得了回报。此外,德国在纺织业也正在成为新的领导者。从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之后,德国的煤炭产量得到了提高。计划修建的柏林-巴格达铁路将把德国和波斯湾的油田连接起来,这让它的竞争对手感到紧张。到了19世纪末,德国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并拥有着一颗成为全球强国的雄心。
02、法德战争影响
1870-1871年爆发的法德战争,也称为普法战争,是由普鲁士领导的德国国家联盟对法国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给法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失败,结束了它在中欧的统治地位。这也标志着由普鲁士领导的统一的德国的出现,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基成为德国皇帝。
作为战败国,法国不得不接受1871年《法兰克福条约》的条款,该条约要求法国在五年内支付50亿法郎的黄金作为战争赔款。更丢脸的是,法国被迫割让铁矿石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军事战略要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德国对这该地区的吞并,极大地伤害了法国人的自尊心,激起了人民的复仇欲望。因此,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的决心,以及德国作为全球大国不断升级的野心,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两国之间再度爆发战争埋下了隐患。
03、军国主义抬头
军国主义的理念是,一个国家应该保持强大的军事能力,并积极利用它来保卫自己或谋求国家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年里,几个欧洲国家的执政政府受到军国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该国的军事领导人能够为政治领导人出谋划策,影响国内政策,并要求增加国防和军备开支。
随着竞争加剧、政局不稳和信任缺乏,欧洲各大国开始迅速扩张自己的军队,谋求对欧洲统治的主导地位,这直接导致了“军备竞赛”。在战争爆发前,德国曾试图建立一支足以令英国黯然失色的海军,而英国则努力发展自己的军力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德国发展了一套动员系统,能够迅速动员人们参战。而俄罗斯和法国还将许多人训练成非现役军事后备力量。此外,军备竞赛的巨额开支,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更具杀伤力和毁灭性的武器层出不穷。
04、帝国主义对非洲的争夺
帝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建立对另一个国家或土地(殖民地)的控制,并利用其人民和资源来充实和增强自己的制度。英国对印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广大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全球力量。19世纪晚期,非洲是“新帝国主义”的土地,直到1870年,只有10%的土地处于欧洲的正式控制之下。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这个数字将增加到90%。
德国很晚才加入殖民地的竞争,却发现所有最好的领土和重要的海上高速公路都已被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所控制。在19世纪末的“非洲争夺战”中,德国吞并了纳米比亚、喀麦隆、多哥兰和坦噶尼喀。他们不断努力把西南殖民地和东部殖民地连接起来。这对英国从大陆南端的开普敦殖民地向北扩张产生了威胁。殖民地对于制造商的投资、资源、原材料和市场都是必要的,欧洲各国在保护这些市场和寻找机会扩大市场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05、激烈的民族主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许多欧洲国家的公民,特别是殖民列强,都深信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具有文化、经济和军事优势。这种民族主义的狂热意味着领导人和媒体夸大了本国的重要性,对其他国家极尽嘲讽之能事。政治家和媒体都助长了这种心态的滋生。煽动性的言论在小报上屡见不鲜,民族主义思想在文学、艺术和音乐作品中也很常见。
欧洲列强们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有一种错觉:英国人赞美自己的海军,德国人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充分的信心,而俄国沙皇相信他的帝国是由上帝任命的,并受到欧洲规模最大的常备军150万人的保护。而且,他们自己的国家总是正义和公正的,而其他国家则是狡诈、邪恶、落后和好斗的。这种扭曲心态的结果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信心爆棚,认为在全球竞争的时代,战争是正当的,也是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此外,民族主义在巴尔干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那里,波斯尼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和马其顿人等少数民族,渴望从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等大帝国那里获得政治独立。这些组织大多由俄罗斯人支持,他们破坏了东欧的稳定,使其成为一战前的政治权力中心。
06、媒体宣传和侵略文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年里,欧洲的媒体和文学充斥着民族主义和宣传,对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最好的人,拥有更优越的文化、言谈举止和军事力量”的说法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
德国人在建立自己的故事,宣传自己的利益。在他们口中,英国人被视为“贪婪”、“虚伪”的代名词,象征着对金钱的痴迷,因此它成为战前德国媒体的热议目标。这种媒体宣传在整个欧洲都很普遍,是激发民族主义热情和支持战争观点的主要催化剂。此外,《纽约时报》撰写的大量材料为他们对其他种族的种族定性火上浇油,进而导致了仇外情绪。许多小说,其中一些是畅销书,激起了人们对假想的外国列强入侵的想象和焦虑。这些故事后来被归类为“入侵文学”。
07、巴尔干半岛的政治
巴尔干半岛指的是四大洋之间的区域。这四大洋包括黑海、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在19世纪后期,欧洲东部的这个地区,包括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等国家和省份,是一个政治不稳定和冲突的地区。当时,这一地区是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各民族为争取独立而斗争。此外,这一地区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而引起各大国的极大兴趣。
与斯拉夫人有文化联系的俄罗斯在该地区奉行泛斯拉夫人外交政策,支持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这也符合它从黑海进入地中海水域的目标。英国人想要阻止俄国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因此,他们支持奥斯曼帝国的延续。奥匈帝国也是如此,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实体的联合体,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可能削弱了它。法国希望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地位,而意大利则希望阻止任何主要海上强国进入亚得里亚海。而德国人则把奥斯曼帝国视为他们未来的殖民地。因此,该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紧张的政治局势不断升温,最终导致了1912 – 1913年间的巴尔干战争,这场战争瓦解了奥斯曼帝国,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
08、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
在动荡的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日益高涨。1903年一位更亲俄的新国王上台,对奥匈帝国构成了威胁。这导致了邻国之间的仇恨和1906年的“猪战”,在这场战争中,贸易边界被关闭,主要影响了塞尔维亚向奥匈帝国出口的猪。此举还增强了塞尔维亚在波斯尼亚问题上的民族主义野心,波斯尼亚是通往亚得里亚海的贸易出口。
1908年,巴尔干地区的局势在所谓的波斯尼亚危机中恶化,当时奥匈帝国宣布吞并原属于奥斯曼帝国主权范围内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1914年6月,一个名为“黑手”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恐怖组织派人暗杀奥匈帝国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1914年6月28日,在访问萨拉热窝期间,大公和他的妻子被一位名叫普林西普的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人暗杀。这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09、七月危机
“七月危机”指的是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后的七月间发生的一系列外交事件。事件发生后,6月29日至7月1日,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举行了一场辩论,想要对塞尔维亚进行打击。它指责塞尔维亚策划了这次暗杀,声称塞尔维亚暗中支持奥匈帝国领土内的南斯拉夫民族主义。然而,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背后的强大支持者俄罗斯帝国持谨慎态度。因此,它开始向自己的盟友德国寻求保护。
7月6日,德国向奥匈帝国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承诺对其进行无条件支持。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后者停止在塞尔维亚境内的一切反奥宣传,并允许奥匈帝国对大公之死展开自己的调查。7月25日,塞尔维亚回应说,除了一项要求外,他们接受了所有要求。尽管如此,奥匈帝国还是断绝了与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第二天,英国提出举行调解会议,但德国和奥匈帝国对他们的提议不予理睬。两天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0、国家联盟
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联盟,其中许多是秘密的,被认为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充满竞争,政治环境也不确定,这种国家之间的联盟有助于保持微妙的力量平衡。虽然联盟最初是作为防御机制而建立起来,但这也意味着任何重大的政治争端,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大规模的冲突。由于担心俄国在1878年对土耳其的胜利,德国和奥匈帝国在1879年结成了两国联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了三国同盟。
1894年,法国与俄罗斯结成了法俄同盟。1907年,英国和俄罗斯签署了《英俄公约》。这些环环相扣的协议后来被称为三国协约。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同盟制度立即生效。这导致德国在7月30日对俄罗斯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随后,德国入了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并按照已有75年历史的《伦敦条约》的约定,承诺支持比利时。最后,在8月5日,奥地利对俄国宣战。至此,由于联盟制度,所有的大国很快都加入了这场冲突,并将其升级为一场世界大战。(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