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看什么书顺序
在未有教材之前,业医者学习伊始,或先读些浅显易明的书,如《药性赋》、《汤头歌》等,或径从《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读起,这当然都不失为入门的途径。
在有了一些了解与基础后,可以诵读《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完了接着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
然后《医学三字经》诵读,看一看诊断学的《脉诀》与《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最后开始看内科的《伤寒论》。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背诵下这些经典,是作为一个中医学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是为中医学知识打下必备的基础。
经典,即源头。中医是一门博大高深的学问,学中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有沉下心来坚持不懈,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
如何从零开始学中医
以下这几本书是必须看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针灸学,中医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多读经典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你会越来越觉得中医的神奇.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呵呵
先看基础理论,对中医看待人体的整个机理有一个印象,弄懂一些概念,然后读诊断学,晓得一些疾病的表现形式.然后再读中药学和方剂学,这两本可以交杂着看.
汤头歌有点难背的,背方剂是把组成的中药名用一句话把它们连起来的,如果你自己不行,去市场上买一本带速记的方剂学书.但我觉得在看方剂学之前最好能看下中药学,要不然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方剂里要用到这个药.但在看中药的时候最好也能结合地看方剂,因为中药只有和其他的药物在一起的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多种效应.
最后有了一定基础,可以读内科学.通过病案深化理解方剂的运用.抽空多上上百度,加强与别人的交流.
《黄帝内经等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可以看,要不然容易迷茫
有兴趣就是好啊.最怕的就是没有兴趣!
50岁零基础学中医
想学不难。有志者事竞在。
但想开门诊。如果是正规开门诊,估计是真的要花功夫了。因为现在有规定要考执业医师资格证,并且得执业证书后又要在医疗机构工作5年才能开门诊。
对于您,有一个办法,拜师学艺可能是最佳选择。因为国家有专门的师承学习的执业医考试办法。跟师3年就可参加考试。
其它如果说考院校和自学可能会太难了。
对于书籍选择,如果您想拜师,那自有老师为你指点。如果自学,建议看中医院校的教材。这些书易懂、权威、内容合理。在新华书店都有卖。先从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看起。再看,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我觉得可以选看)。再看内经 伤寒学 金匮要略 温病学。(这些经典也可以在看完中基 中诊后看)
真正会中医的人不给人看病
医不自医!!!
一般认为,医不自医是由于医者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给人医病时能根据病情客观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以病而立,多无顾忌,所以常常显效。而给自己或者家人医病时,往往联想较多、顾虑较多,担心某药热、某药寒、某药有害、某药有毒,如此掂量来掂量去,下不了决心。开起药方来,小心翼翼地把药味换了又换,把药调了又调。最后形成的处方,其药味与君臣佐使配伍法则有违,战斗力锐减;其药量与寒热温凉四性不符,目的性不明确,造成既扶正不力,又驱邪无果的结局,疗效自然差一些,大都以为“医不自医”是这种“惜己”的人性和“忧患”的心态决定的,其实,这也未必是唯一的原因。
中医诊视疾病要四诊合参,而这一原则是医者针对患者实施的,假若用于自身,无论望色、闻味、切脉都大为不便,虽有镜鉴可以借助,但终难得准确的信息;痛苦之中,判断力和理智程度也相对降低,对诊疗思路会造成直接影响,恐怕这也是原因之一。
高明的医生,肯定比平人更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会好好调理自身。例如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钱乙,李时珍等。这些名医哪个不是活了60年以上?在古代60岁上的人就相比现在90以上的人,他们能活这么久,很明显与其高超的医术脱不了关系。而一个平时十分注重调理身体的医生,他一旦得病,就必定是大病急病,严重的病症加上高龄的身体,纵使再高超的医术,怕也无力回天啊。所以,这也是“医不自医”的原因。
40岁零基础学中医
如果你当做兴趣来学,八十岁也不晚。
中医贵于专和精。
学习中医需要有一定的悟性,更多的是自己刻苦努力。
君不见民老中医都是上了岁数的人。
然而学习中医需要毅力,也需要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