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回溯该校由来,最早起源于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多年来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被外界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
很多考生都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自己的高考目标不断努力,相信很多人对该校的强势专业也很感兴趣,小编也简单的整理了中国人民大学强势专业有关资料,以供有需要的小伙伴进行参考,具体如下:

据了解,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现设有5个学部、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81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
据官网显示,中国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哲学、政治学获评A,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

在大家的印象里,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但近年来该校理工学科建设也取得快速进展,物理学、化学、数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的学科排名、课题经费、成果数量都在快速攀升,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5个学科已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小编也对该校近年来在学科以及专业上的建设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具体如下:
“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农林经济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农村发展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历史学、会计学、宗教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金融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中共党史
北京市特色专业:农村区域发展、历史学、财政学、档案学、法学、工商管理、国际政治、金融学、经济学、贸易经济、社会学、统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王牌专业推荐
下面就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这几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50年成立的外交系及其下设的国际关系教研室。1960年组建政治学系时成立了国际政治教研室。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政治学系改建为国际政治系,下设的国际政治教研室成为当时国际问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00年组建国际关系学院,在原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学教研室和国际关系教研室合并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系主要负责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世界经济专业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负责学院国际政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还负责全校本科生世界经济与政治公共课以及学院相关通开课程的教学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1986年9月17日批准成立,自创建以来始终引领中国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学科培养体系。2002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为国内两个行政管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之一。
学校行政管理专业自1986年创立起,始终伴随着中国行政学重建和发展的脚步发展。学科的使命是:跟进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关注中国行政管理问题、把握中国政府发展时代脉络;发展政府咨询服务、拓展行政管理新的研究领域;提升人力资源整体能力,增强学科影响力。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及实践技能的行政管理、人事行政、高级行政文秘、政策法规分析以及非营利组织管理等领域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专业
中国人民大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是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97年,财政金融系与投资系合并,组建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学校财政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建最早的财政学专业之一,在财经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主要进行财政税收的基础理论、国家宏观财经政策以及现实中政府重大的政策制度调整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培养政府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才。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