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2023年将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4年。
二、强基计划优势盘点
1.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平性
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按一定比例测算后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达85%以上,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入场券,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平性。
此外,破格入围的考生不占用非竞赛生入围考生的名额,非竞赛生在初审阶段不与高水平的竞赛生同台竞争,在竞争上也提升了公平性。

2.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专业发展前景好
强基计划是国家招生选拔的重大战略,招生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以及古文字、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国家、社会、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这些将是未来几十年内潜力无限的高端人才。
随着近几年强基计划的实施,逐渐围绕基础学科拓展出众多交叉学科及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如2022年北航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北理工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等,都是高校炙手可热的王牌专业。
此外,在2022年初,教育部明确释放信号,要加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基础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几年强基计划将继续扩容,并且在招生形式上也会更加多样化,对于考生会有更多的招生红利。总之,跟着国家的政策红利走,结果肯定不会差!
3.录取分数相对低,增加上名校的机会
试点院校都是985重点高校,院校层次高,统计分析近几年高校强基计划分数线,一般会比统招线低5-30分不等。在高考排名一分一操场的残酷竞争现实下,对于目标985名校的考生来说,这不但是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也增加了一条上名校的途径,即使考生没有通过强基计划考试,也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
4.报名限制条件少,给普通考生更多机会
与其他特殊招生方式相比,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只要是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强基计划,这就给了普通考生更多机会参与竞争。
5.重视人才,竞赛生优势明显
尽管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但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高考成绩需达一本线),这给在某些领域有突出特长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强基计划校测考试模式设计,对于没有达到破格的铜牌、省一考生,也会在校测中发挥充分发挥优势。
6.依托王牌院系培养,发展机会多
众多高校在强基考生的培养方面投入力度非常大。如:高校会为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除此之外,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也会进行指导。
从2022年开始,更多强基高校给出明确的本硕博培养方案,依托本校王牌院系给予最优势的资源投入,强基逐渐热门化。如清华依托五大书院培养,上交大依托致远学院培养,哈工大给出的硕博培养方向都是本校王牌学科。
7.促进高中生涯规划
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一体化,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需要高中生有更清晰明确的生涯规划,这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三、强基计划劣势盘点
1.招生人数少,竞争压力大
目前,强基计划高校每年面向全国招生共计6000多人,对比全国每年1000多万的高考报名人数,强基计划的录取人数太少了。此外,随着近几年强基计划热度的持续升高,众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强基计划报考的角逐中,更在无形中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考生想在最终招录中脱颖而出,竞争压力将非常发大。
2.限报一所且锁档,报考难度大
强基计划限报一所高校,报考选择难度大。报名距离高考有约两个月的时间,考生成绩的不确定性仍较大,报名时需要对自身成绩、兴趣专业做出较为精准的评估。
此外,强基计划的录取在所有批次录取之前,一旦考生被强基计划录取,就不能再参与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
3.校测难度大,考生需做大量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强基计划校测难度很大,除考查高考课内知识外,还会考查大量的课外拓展知识、学科竞赛知识等。
这对于众多普通高考生而言,增加了校测录取的难度,需要在初、高中阶段花费一定的时间做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拓展。当然,如果在低年级已做好学科竞赛等课外知识的拓展,在强基报考中,将占有很大的优势。
4.对破格入围的考生高考成绩要求高
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强基计划,但在录取时高考成绩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5.基础学科,不感兴趣考生谨慎报考
强基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虽然本科阶段有不少工科应用类专业参与且硕博向应用型专业分流,但本科阶段仍是以基础学科培养为主,对学生的学科基础、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如果对基础学科不感兴趣,建议谨慎报考。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