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一所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自2004年创办以来陆续获得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与好评,因此也有不少同学意欲报考该校,并对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在各省的一个录取批次积分数线情况倍感好奇,所以今天小编呢特地整理了完整的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录取批次信息,来为大家全面的盘点一下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到底是几本的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围观一下了。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几本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本科大学。根据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我国各省的一个录取批次情况来看,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院校所在的北京市与全国大部分省市均为本科批次招生,因此,通常会将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定义为是一所本科大学(自2017年开始,北京高考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自2019年开始,北京高考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招生)。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并没有明确说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几本大学,这一说法主要是根据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考生生源地的录取批次来定义的。(如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一本大学,如果是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那么就说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是二本大学)。

据小编统计,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我国的甘肃、广西、贵州、河南以及黑龙江等地区是本科二批招生,属于是二本大学;在北京、海南、河北、湖南、江苏等地区是本科批次招生,就是本科大学无几本之分。以下是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各省的详细录取批次情况;
|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院校所在地 | 
| 2021 | 北京 | 本科批 | 综合 | 400分 | 北京市 | 
| 2021 | 甘肃 | 本科二批K段 | 文科 | 439分 | 北京市 | 
| 2021 | 甘肃 | 本科二批K段 | 理科 | 336分 | 北京市 | 
| 2021 | 广西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47分 | 北京市 | 
| 2021 | 贵州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89分 | 北京市 | 
| 2021 | 贵州 | 本科二批 | 理科 | 375分 | 北京市 | 
| 2021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467分 | 北京市 | 
| 2021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466分 | 北京市 | 
| 2021 | 河北 | 本科批 | 历史类 | 454分 | 北京市 | 
| 2021 | 河北 | 本科批 | 物理类 | 412分 | 北京市 | 
| 2021 | 河南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69分 | 北京市 | 
| 2021 | 河南 | 本科二批 | 理科 | 408分 | 北京市 | 
| 2021 | 黑龙江 | 本科二批A段 | 文科 | 364分 | 北京市 | 
| 2021 | 黑龙江 | 本科二批A段 | 理科 | 297分 | 北京市 | 
| 2021 | 湖南 | 本科批 | 历史类 | 482分 | 北京市 | 
| 2021 | 湖南 | 本科批 | 物理类 | 443分 | 北京市 | 
| 2021 | 江苏 | 本科批 | 历史类 | 478分 | 北京市 | 
| 2021 | 江苏 | 本科批 | 物理类 | 421分 | 北京市 | 
| 2021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文科 | 393分 | 北京市 | 
| 2021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理科 | 301分 | 北京市 | 
| 2021 | 宁夏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67分 | 北京市 | 
| 2021 | 宁夏 | 本科二批 | 理科 | 357分 | 北京市 | 
| 2021 | 山西 | 本科二批C段 | 文科 | 393分 | 北京市 | 
| 2021 | 山西 | 本科二批C段 | 理科 | 343分 | 北京市 | 
| 2021 | 四川 | 本科二批 | 文科 | 474分 | 北京市 | 
| 2021 | 四川 | 本科二批 | 理科 | 437分 | 北京市 | 
| 2021 | 天津 | 本科批B段 | 综合 | 469分 | 北京市 | 
| 2021 | 天津 | 本科批B段 | 综合 | 463分 | 北京市 | 
| 2021 | 新疆 | 本科二批 | 文科 | 352分 | 北京市 | 
| 2021 | 新疆 | 本科二批 | 理科 | 320分 | 北京市 | 
| 2021 | 云南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理科 | 448分 | 北京市 | 
说明:本表格提供的名单仅作志愿参考,想要了解全部名单或最新录取批次信息,建议持续关注本站更新内容。
2022年最新北京市本科院校一览表(67所)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办学性质 | 
| NO.1 | 北京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2 | 中国人民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3 | 清华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4 | 北京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5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公办 | 
| NO.7 | 北京理工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公办 | 
| NO.8 | 北京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9 | 北方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10 | 北京化工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11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12 | 北京服装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13 | 北京邮电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14 | 北京印刷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15 |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16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17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中央办公厅 | 公办 | 
| NO.18 | 中国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19 | 北京农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20 | 北京林业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21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办 | 
| NO.22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2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24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25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26 | 首都体育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27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28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29 | 北京语言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30 | 中国传媒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31 | 中央财经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3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33 | 北京物资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34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35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应急管理部 | 公办 | 
| NO.36 | 外交学院 | 外交部 | 公办 | 
| NO.3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公安部 | 公办 | 
| NO.38 | 国际关系学院 | 教育部 | 公办 | 
| NO.39 | 北京体育大学 | 国家体育总局 | 公办 | 
| NO.40 | 中央音乐学院 | 教育部 | 公办 | 
| NO.41 | 中国音乐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42 | 中央美术学院 | 教育部 | 公办 | 
| NO.43 | 中央戏剧学院 | 教育部 | 公办 | 
| NO.44 |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45 |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46 | 北京舞蹈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47 | 中央民族大学 | 国家民委 | 公办 | 
| NO.48 | 中国政法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49 | 华北电力大学 | 教育部 | 公办 | 
| NO.50 | 中华女子学院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公办 | 
| NO.5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5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教育部 | 公办 | 
| NO.5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教育部 | 公办 | 
| NO.5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育部 | 公办 | 
| NO.55 | 北京联合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NO.56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共青团中央 | 公办 | 
| NO.57 | 首钢工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58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公办 | 
| NO.59 | 北京警察学院 | 北京市 | 公办 | 
| NO.60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 | 公办 | 
| NO.61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公办 | 
| NO.62 | 北京城市学院 | 北京市教委 | 民办 | 
| NO.63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 北京市教委 | 民办 | 
| NO.64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 北京市教委 | 民办 | 
| NO.65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 北京市教委 | 民办 | 
| NO.66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 北京市教委 | 民办 | 
| NO.67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 北京市教委 | 民办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拓展介绍
1、院校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简称“嘉华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辽宁师范大学与北方投资集团共同合作举办的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为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目前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全面管辖,在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中排名第125名。
| 学校名称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 
| 院校代码 | 13630 | 
| 学校类型 | 财经类 | 
| 创建时间 | 2004年 |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 
| 所在城市 | 北京市 | 
| 主管部门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 学校特色 | 普通高等院校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211 | 否 |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 民办还是公办 | 民办独立学院 | 
| 全国排名 | 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第125名 | 
2、办学规模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学院坐落于我国的首都――北京市,校区占地面积高达924亩,图书馆藏书46.4万余册,校内的一应教学、文体、生活设施配套完善,不仅有一流的图书馆、设施先进的教学楼,还有实验楼和教学需要的各类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公寓内地电视、空调、网络、淋浴等设施也是一应齐全,充分满足了学生们日常学习与学科拓展的一应硬件标准。
3、软科建设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软科建设十分出众,根据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官网给出的数据来看,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共设有3个二级教学单位,包含23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了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每年面向全国19个省份自治区进行招生。
4、师资建设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拥有一支发展成熟,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人数高达专任教师40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3%以上,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以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主,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聘任方式(包含了北京工商大学的教师、学院的专任教师、学院从全国著名高校聘请的兼职教师),因此教学质量极高,同时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
5、人才培养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国际型经济管理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方向。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做到科学、合理和规范。教学方式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相结合,因此保证了近年来,嘉华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
注:由于文章内容空间限制,小编为大家罗列提供的仅为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部分资料,仅供参考,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点可持续关注本站更新,或在本站搜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了解更多相关资料。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