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热度一直不减,但在民间,也有一些对学医或者当医生的负面论调,譬如“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但不可否认,临床医学专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同时医生这个职业很少受到经济跟社会波动的影响,因为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必然路径,不管你是权贵阶层还是底层草民都是逃不出这个规律。当医生既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考生们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报读。

报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
第一是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算是社会为数不多的体面工作之一,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结交的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结交这批人脉资源达到办理自己事情的目的。
第二是工作收入高,虽然读书周期长,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八年十年,刚参加工作的头五年基本也是赚不到钱的,但是35岁以后,收入开始进入快车道了,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覆盖掉前面好几年的收入。
第三是工作稳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非常清晰,临床医学属于偏经验型学科,只要抱着终身学习的心态和行动力,沉下心来,工作时间越久,技术越熟练,成为行业专家没有一点问题。属于非常典型的越老越吃香的职业。
第四是能够直接帮助到家里人,谁家没有个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只要一个家庭有一个学医,整个家族都会受益。当辛苦你一个,却换来整个家族的幸福,难道你的幸福感不会爆棚吗?
不可否认的是,报读临床医学专业也是有不足之处的。
第一是学习压力大,大一课程安排可能稍微宽松一些,但大二大三的课程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平时课业压力大,基本知识点都需要死记硬背。各环节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环节没有搞懂,可能带来整个知识体系的崩塌。大四开始到附属医院学习,半天学习半天见习,大五临床通科实习一年。
第二是成才的年限长,本科毕业,要经过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够上岗成为医生,这就要八年成才。如果参加考研,考研的通过率为15%-20%左右,因此,第一年就能够成功上岸的同学不多,没上岸的只能够来年再战,假如来年还是没有成功,只有再战,一直到成功上岸。这样一算,就要十年了。如果硕士毕业之后继续读博呢?那时间只能是累计的往上加。从读大学开始到能够上岗看病,最短的时间为8年,最长的可能要15年。
第三是工作强度大,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考虑职称的晋升和工作的升职,因为职称直接与薪资挂钩。目前临床医生的晋升途径主要是通过科研论文、科研基金来量化评审的。有些医院有明确规定,没有国家自然基金就不让申请高级职称,这就要求医生进行日常看病工作外,还需要进行基础的研究工作,可能平时的爱好如打麻将、钓鱼、旅游等都要让位给学习。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大概也知道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三种培养模式。
第一种是五年制普通本科培养模式,一般是三年半的理论学习,半年的见习,一年的临床实习,毕业后授予临床医学学士学位。五年制的好处是可以灵活选择毕业后的道路,既可以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也可以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不足之处,五年制毕业后直接就业,就业面会比较窄。如果选择考研,因为大四大五处于见习期和实习期,会影响考研的备考。
第二种是5+3一体化培养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中间不需要考研,节省了很多时间,掌握了更多的临床技能。5+3一体化指的是5年本科加上3年硕士研究生,后3年硕士研究生属于专业硕士,与规培并行,在医院的各个科室轮流见习。5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可以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3年研究生学习结束后,可以拿到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执医证和规培证,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成为医生。5+3一体化的不足之处就是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对以后的发展有所限制,同时,对有些想通过考研来换取更理想的学校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小遗憾。
第三是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模式,修业时间为8年,属于“本博”连读,而不是“本硕博”连读,因为毕业之后只能拿到本、博毕业证、学位证和执医证,没有硕士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八年制的好处是缩短了成才时间,减轻了考研考博的压力,毕业后可以去国外做博士后,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条件,也可以直接去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临床科研水平不扎实。目前,教育部发函批准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的学校有14所,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南方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那么,与以上三种培养模式有何区别呢?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一年后才可以考取临床医学执业资格证,并在医院进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获得规培证,方能上岗成为医生,至少需要8年时间,并且进不了好的医院。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成为医生。这种模式同样也是花的8年时间,但可以进入好点的医院,甚至可以进三甲医院。
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毕业后要根据你所就业的地区和单位的规定,进行1-3年不等时间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获得规培证,方能上岗成为医生。这种模式至少需要十年时间,但可以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
显而易见,后两种的性价比要高于第一种,当然录取分数也高。
临床医生专业值不值得报读呢?可从三个维度思考要不要报读。
第一维度是考生本人是否对医生这个职业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个维度是考生能不能够面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种种压力和挑战,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终身学习的道路,平时的娱乐时间基本没有。
第三个维度就是考虑家里有没有相关资源。这里的资源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经济支持,毕竟要读十几年的书,一般家庭可能承受不起这个学习费用;第二层意思是医疗系统的人脉资源有没有,如果有,那必须是如虎添翼。
临床医学专业院校排名榜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 1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 | 北京大学 |
| 3 | 复旦大学 |
| 3 | 中山大学 |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 3 | 浙江大学 |
| 7 | 华中科技大学 |
| 7 | 广州医科大学 |
| 9 | 海军军医大学 |
| 9 | 武汉大学 |
| 9 | 陆军军医大学 |
| 9 | 空军军医大学 |
| 13 | 中南大学 |
| 13 | 山西医科大学 |
| 13 | 南方医科大学 |
| 13 | 天津医科大学 |
| 13 | 四川大学 |
| 13 | 南京大学 |
| 13 | 清华大学 |
| 13 | 山东大学 |
| 13 | 首都医科大学 |
| 22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 22 | 河北医科大学 |
| 22 | 汕头大学 |
| 22 | 吉林大学 |
| 26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 26 | 湖北医药学院 |
| 26 | 安徽医科大学 |
| 26 | 大连大学 |
| 26 | 中国医科大学 |
| 26 | 武汉科技大学 |
| 26 | 南京医科大学 |
| 26 | 深圳大学 |
| 26 | 暨南大学 |
| 26 | 扬州大学 |
| 26 | 广西医科大学 |
| 26 | 南华大学 |
| 26 | 西安交通大学 |
| 26 | 温州医科大学 |
| 26 | 大连医科大学 |
| 41 | 西南医科大学 |
| 42 | 南开大学 |
| 42 | 广东医科大学 |
| 42 | 东南大学 |
| 42 | 江苏大学 |
| 42 | 湖州师范学院 |
| 42 | 宁波大学 |
| 42 | 新乡医学院 |
| 42 | 苏州大学 |
| 42 | 徐州医科大学 |
| 42 | 兰州大学 |
| 42 | 广东药科大学 |
| 42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 42 | 新疆医科大学 |
| 42 | 海南医学院 |
| 42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 42 | 郑州大学 |
| 42 | 昆明医科大学 |
| 42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 42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 42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 42 | 重庆医科大学 |
| 42 | 三峡大学 |
| 42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 42 | 南通大学 |
| 42 | 福建医科大学 |
| 42 | 锦州医科大学 |
| 42 | 江南大学 |
| 42 | 同济大学 |
| 42 | 宁夏医科大学 |
| 42 | 延安大学 |
| 42 | 河南大学 |
| 73 | 遵义医科大学 |
| 73 | 厦门大学 |
| 73 | 西藏大学 |
| 73 | 华北理工大学 |
| 73 | 石河子大学 |
| 73 | 贵州医科大学 |
| 73 | 南昌大学 |
| 73 | 青岛大学 |
| 73 | 中国药科大学 |
| 73 | 潍坊医学院 |
| 73 | 河北大学 |
| 73 | 北华大学 |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