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的闽江师专,秉承“养浩然气、广仁爱心”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传承创新、服务区域、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建设美好闽师的新篇章。
薪火相传 桃李满园
回溯源流,闽江师专经晚清风雨、历民国烟云。
彼时,一代帝师陈宝琛秉持育才兴邦之理想,以“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为本旨,创办全闽师范学堂,开启了福建师范教育先河。它不仅是今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也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共同源起,被誉为“闽师之源”。
百余年的探索,百余年的奋斗,以“养浩然气、广仁爱心”为校训的闽师人,秉承光荣传统,谱就精彩华章,始终在孜孜不倦地传承文化薪火,奏响时代高歌。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这里走出了冰心、林默涵等许多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邓拓、翁良毓等仁人志士,以及时代楷模吕榕麟和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蔡雅珠、林琴、林莘、王国光等千名校长、万名教师,培养了一代代表演艺术家和全国道德模范王锦萍等众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它是福建教育百年嬗变的亲历者,亦是福建师范教育历久弥新的烫金名片。
校园内静谧的校史馆,记载着闽江师专学子学海探求、止于至善的足迹。如今,即便分处天南地北,即便已成参天之树,但校友们多情的根须,仍牵系着母校校园这片温热的沃土。他们铭记校训精神、弘扬优良校风,引领着闽江师专学子挥洒青春、放飞梦想、不负韶华。
海纳江河 诸流汇集
学校全景图。
肇创之时,山河动荡、时局维艰;新中国成立,重新建校、曲折前行;进入新时代,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学校自创办以来,几经辗转,数易其名。承各方贤达奔走相继,蒙几代先贤自强不息。历任校长,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历届师生,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才铸造成今日之新闽师。”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负责人说。
风雨一个多世纪。闽江师专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缔造,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闽江师专乘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船:2013年5月,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经教育部备案、省政府批准,学校由此前的福州教育学院更名改制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以来,福州工业学校、福州市艺术学校、福清卫生学校、福州市财政局干部教育中心先后并入闽江师专。
至此,闽江师专完成了转型、跨越,现有旗山校区、仓山校区、福清校区等校区,设有教学单位12个、直属管理单位7个,开设专业40多个,开启了新的教育征程。
如今的闽江师专,楼宇俨然、环境优雅、设施齐备、底蕴悠长,一座现代学府跃然眼前。
开拓进取 科学发展
闽剧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曾6次到闽江师专(前身)考察指导,并为学校题词“严谨治学、桃李芬芳”。
闽江师专牢记嘱托,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提升”“党建培优”“先锋模范”三大工程,发挥党建工作“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是近十年来,闽江师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人才培养紧贴产业需求、社会服务对接区域民生、科学研究支撑创新发展、品牌特色助力文化传承、开放办学服务海上福州等办学内容,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其中,对接数字经济、化工、机械制造、轻工食品等福州支柱产业,形成以小学教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为龙头的9个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群;推进政校企协同育人,与华为、网龙、新大陆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高规格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承接“海上福州”重点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柬埔寨华文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项目”被教育部列为“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牢记“闽剧要振兴与繁荣,必须造就一种人才迭出、后继有人的局面。闽剧学校成立后,要着重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办闽剧学校的路子要坚持走下去”的嘱托,作为全省唯一承担闽剧表演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开展闽剧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为延续榕城文脉“根”与“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育人之心 拳拳可鉴
三创学院。
巍巍学府,泽被四海。
如果说闽江师专的校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它的每一名学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纯洁的浪花。
闽江师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而设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关爱到位的四位一体思政育人工程,积极推进“德技并修,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构建“岗赛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培养有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有文化底蕴、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近5年,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79项,省级奖项577项,成绩居全省职业院校前列。
在教育部举办的2021年中美创客比赛中,闽江师专三创学院团队荣获省赛特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与双一流高校同台竞技并荣获总决赛三等奖,成为我省唯一一所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奖项的高职院校。
十年来,学校已成为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发展潜力排名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闽江师专以冰心文化品牌建设为主线,将冰心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道路上的一盏小桔灯,照亮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这里的学子们搏击青春、筑梦未来。
与时俱进 再谱新篇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闽江师专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
“我们将持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围绕市委关于‘重点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强省会战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部署,坚持‘立德树人、传承创新、服务区域、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实施深化产教融合、品牌引领、传承创新、政校企融合等四项行动计划,在培养基础教育、卫生健康以及其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上持续发力。”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闽江师专正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通过已经建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书法教学研究中心、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福建茶文化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和教育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百余载的栉风沐雨,百余载的辉煌跨越,躬耕两甲子的闽江师专又一次站在了承前启后、再铸辉煌的里程碑上,全体闽师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朝着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全力进发。
2022年招生计划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