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31日,“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一轮项目辅导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全省各高校种子队伍将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新一轮打磨和备战。莞工又将再次点燃“互联网+”激情!

在此,让莞小工带大家一起来回顾莞工双创项目团队在“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决赛(以下简称“‘互联网+’省赛”)上的追梦夺金之旅,看莞工er闪耀赛场!
7月14-15日,“互联网+”省赛在我校松山湖校区举行。在本届省赛上,我校参赛团队表现出彩。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从最初学校初次组织参赛仅获2个省铜奖的起步,到如今夺取的17金10银的好成绩,不仅彰显了莞工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的实力和能力,更彰显了莞工创新创业工作的跨越与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在学校“一心双域三全四层五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里,“互联网+”等双创竞赛被确立在起“牵引”作用的龙头位置。学校根植地方、立足东莞产业特色、放眼湾区发展大局,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校友创业历史,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并积极推动实践训练与“互联网+”等双创赛事无缝对接。在平台、场地、师资、人员、资金等方面,学校持续加大竞赛支持力度,“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承办本届“互联网+”省赛,是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机遇。因此,学校将“参赛出彩”作为本届赛事的目标之一,并将“扎实做好‘互联网+’省赛承办和参赛工作”纳入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在东莞理工学院承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工作推进会上,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强调,要用好政策,下好项目培育先手棋。结合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学生特长挖掘优质项目,要解读透彻赛制,做好项目选拔,分层次、分阶段对项目开展精细化、进阶式打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多次参与团队指导,要求各学院、专业积极发掘好项目、培育好团队,师生联合,推动创新创业成果涌现。
2021年“互联网+”国赛一结束,我校便启动了本届互联网+大赛的备赛工作。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主要负责,深入学院、实验室、双创基地,挖掘、孵化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优秀项目。二级学院则联通校友资源、企业资源,配齐配强师资,加强专业指导,鼓励学院师生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动员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校友积极报名参赛,组建、培育了“东方咖啡-科技赋能民族咖啡路”“方科能源-中国生物质热能系统定制专家”等一批校友带在校生、研究生带本科生的复合型、跨学科团队。
本次“互联网+”省赛,我校共有4241个项目报名,参赛学生19592人次,学院覆盖率100%。为了切实提升项目水平,学校着重加强沟通联络,实时跟踪重点项目打磨进度,收集各项目打磨需求,“对症下药”,提升打磨效率。对接国家级、省级专家评委,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打磨会31场、专题培训12次、一对一项目辅导65场,举办集训营8次,全力护航,备战省决赛。此外,更精心组织多轮校级比赛,让项目团队实战参赛,增强团队参赛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以赛促练。
备赛期间,成洪波、马宏伟多次召开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学院对备赛情况的汇报,并对项目培育相关工作作出指示和部署。7月,参赛团队留校打磨冲刺,校领导前往现场慰问参赛团队,实地了解项目优化进度、打磨备赛情况以及团队后勤保障工作,并为参赛团队加油鼓劲,鼓励参赛学子发扬“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以“我敢闯,我会创”的劲头在“互联网+”省赛舞台上奋勇向前,展示莞工学子的青春风采。
“在知道成绩的那一刻,身边每一张憔悴的面庞都绽放出最美的笑容。日子虽苦,但是并肩作战的回忆很甜。千言万语汇作一句共同的心声:路桥先锋,情有独钟。”回忆起夺金时刻,“路桥先锋——中国桥梁伸缩缝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军者”项目(以下简称“路桥先锋”)负责人、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陈垚仍然激动不已。
7月14日,我校27个项目和来自全省其他高校的300多个项目一起参加了“互联网+”省赛金奖争夺赛。这27支团队经历了院级推荐、校级网评以及校级三轮选拔赛等层层筛选,才脱颖而出,闯进省赛。路桥先锋正是其中之一,并在最后获得了省赛高教主赛道金奖。
据陈垚介绍,路桥先锋项目的萌芽,旨在解决传统桥梁伸缩缝装置的病害问题。桥梁伸缩缝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关键点之一,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桥梁伸缩缝并不耐用,存在着使用周期短、修复费用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2019年,陈垚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开展研究、学习,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研究基础上,他和同学们的思路逐渐打开。经过多次调研和头脑风暴,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桥梁伸缩缝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相关设想,这也成为了整个路桥先锋项目的开端。
在两年多的扎实研发后,陈垚和同伴们实现了产品的落地和应用,并决定组建队伍参加“互联网+”赛事。
一次全新的成长就此开启。
在学院余烈教授的帮助下,团队前往莞番高速三期改造项目、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等地做实地调研。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优化计算方式和配套检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学院党委副书记诸小妮老师的联系下,项目获得了和中虹建设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协议的机会。与此同时,校团委和创新创业学院多次组织团队开展项目模拟答辩,邀请专家专题指导,再加上一轮又一轮的评分比赛,路桥先锋在反复打磨中越来越成熟。
回望过去半年多的备赛经历,陈垚既感慨又感恩:“我们团队从创立到参赛,历时很短,只有半年,许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从零开始到如今拿下省金,指导老师、学院和学校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从课堂、实验室到创新创业赛场,从最初的灵感想法到市场化的产品,从第一次路演的演讲台到“互联网+”省赛的金奖领奖台。这次省赛里,路桥先锋和其他26个团队走过的是莞工人追求卓越、奋斗不止的追梦路,也是莞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路。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贯穿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主线,以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构建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等深度参与的协同育人格局,深化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前列,初步构建了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改革的不断深化下,莞工创新创业工作成效越加显著。
校园内双创氛围更热烈。课堂上,创业基础课、创业实训课以及专业创新课程、企业沙盘模拟等33门课程百花齐放。课堂外,创新创业特色活动、创新创业垂直孵化训练营、创新创业赛事提供多样平台。近三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105个,参与双创赛事的师生超4.5万人次,学生参与面超90%。
双创赛场上成绩更亮眼。近几年,学生团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龙头赛事中争金夺银,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2项。在前七届“互联网+”大赛上,学校累计斩获国赛1银、3铜,省赛3金、11银、16铜,优秀组织高校奖6次。今年省赛上,更取得17金10银的历史最好成绩。
双创项目成果更落地。127支创业团队进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大学生公司78家,指导在校生、毕业生注册公司达78家。在今年的省赛同期活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活动上,我校多个项目接到投融资机构、企业递来的“橄榄枝”。“激光烧结柔性TPU材料的轻量化设计、快速制造及运动康复应用”项目当场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1500万元授信额度的投资意向书。
“互联网+”省赛落下帷幕,但创新创业的步伐并未停止。近日,莞工各个重点团队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国赛的准备中,不断优化完善项目,只为走上更高领奖台。
接下来,期待莞工学子在创新创业的青春赛道上继续奋力奔跑,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跑出属于莞工人的最好成绩,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成立时间:1956年评级得分:93




成立时间:1984年
成立时间:1979年



















成立时间:1981年



成立时间:1965年
1.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优势:
智能制造专业突出,与广汽、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学生未毕业即被预订,毕业生平均薪资达6800+元。
拥有“真枪实弹”的车间教室,连续8年位列广东技校榜首。
新增“数智营销技术”“商务数据分析”等前沿专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
2.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政府重点支持,全省唯一副厅级技校,实验室设备先进(如元宇宙技术应用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制造业企业紧密对接,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3.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轻工领域特色鲜明,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实力强,教学设备先进。
与轻工行业企业合作,提供丰富实习机会,毕业生多进入食品、纺织行业。
4.广东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标杆学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专业省内领先。
实训基地配备库卡机械臂等先进设备,培养高精度技术人才。
5.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
优势:
投资11亿建设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直接使用大疆生产线,新能源汽修专业拆解特斯拉等高端车型。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
6.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交通运输类专业(如物流管理、汽车维修)就业率高,与广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定向培养。
新增“低空飞行器技术应用”“盾构机操作与维护”等特色交通专业。
7.广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领先,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完善。
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毕业生多进入通信和IT行业。
8.广东省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优势:
医药卫生类专业(药学、护理)就业率超95%,与广药集团合作订单培养。
拥有GMP标准药剂实训车间,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9.佛山市汽车工程学校
优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省内知名,配备智能汽车诊断设备和新能源车实训平台。
新增“车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智能汽车领域人才。
10.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优势: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实操性强,与高星级酒店合作,学生实习覆盖广交会等大型活动。
新增“智慧旅游服务”方向,结合数字化营销技能培养。
其他亮点学校
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校:直播电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成百万粉丝网红。
珠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类专业结合BIM技术教学,实训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管理。
选择建议
1.看专业匹配度: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
2.关注校企合作:合作企业直接影响实习和就业质量(如白云工商与腾讯、深圳技校与大疆)。
3.考察实训条件:先进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元宇宙实验室)是技能培养的核心保障。
以上排名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如需更多招生细节或专业对比,可参考各校官网或教育局
发布的最新数据。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